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預防保健 >> 哪些人群容易遭受中耳炎的困擾

哪些人群容易遭受中耳炎的困擾

目前社會生活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就是中耳炎,當然並不是每一種人都容易患有中耳炎,中耳炎有他自己的易感人群。為了減少中耳炎的發病率,使我們擁有一雙健康的耳朵,能讓我們聽見世界美好的聲音,我們來具體的了解一下中耳炎易於感而發的一些人群。

哪些人群容易遭受中耳炎的困擾?

1、身體抵抗力低的孩子

孩子抵抗力低的話更容易遭受中耳炎的困擾,尤其是對於身體還未發育完全的孩子來講,不懂得保護自己,出現感冒等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很容易引發中耳炎,家長朋友應注意。

2、長期受鼻炎干擾的患者

中耳是耳朵鼓膜裡面的一個小空間,正常情況下處於密閉狀態,其與外界相通部位就是人的鼻腔後部——鼻咽部,咽鼓管則是它們之間的通道。當鼻咽部出現異常如堵塞、感染了,有時則易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礙,造成鼻腔的氣體進入中耳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中耳壓力的變小會使血管內的液體向中耳空間滲出,並直接影響聲波的傳導,這是聽力下降的直接原因,也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

3、其他特殊群體

喜歡游泳的朋友尤其要注意,耳朵是否進水,尤其是髒污的水,對於耳朵來講,很容易引發耳朵流膿等問題,因此,對於中耳炎應尤為關注。

進入三伏天,很多人開始選擇游泳避暑消夏。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游泳方式不當,導致耳朵進水,引發或誘發中耳炎的症狀也隨之增多。

治療不當可誘發多種並發症

董教授介紹,一般游泳性中耳炎的早期症狀包括:鼓室黏膜充血水腫,腺體分泌增加,鼓室內有漿液性炎性滲出物;有耳堵塞感、輕度聽力減退,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或有低熱。因為時間不長,常被忽視。中耳炎中期症狀為:鼓室黏膜充血腫脹加重,漿液性炎性滲出物轉為膿性。症狀隨之加重,體溫可高達40℃,耳痛劇烈,聽力減退顯著。全身伴有畏寒、發熱、食欲減退、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如果耳痛突然消失,或者耳朵裡有膿水流出,說明鼓膜已經穿孔。一般的中耳炎患者應連續使用外用消炎藥水和口服藥。而一些患者往往不遵醫囑按時治療,僅僅是感覺耳朵不流膿了,就停止用藥,這樣則會導致急性中耳炎轉變成慢性中耳炎。嚴重者造成耳鼓膜破損、穿孔,長期不愈影響聽力等永久性傷害。而反復誘發中耳發炎流膿,更可能引起聽力喪失或嚴重感染,甚至出現菌血症、敗血症,或腦膜炎等嚴重並發症,危及生命。

合理預防 避免疾病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內有病變(如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膿的患者不宜游泳。游泳時還可使用專用耳塞,以防止水進入。中耳炎患者要多飲開水,保持外耳道干淨;睡眠時患耳應在下側,且不能受到壓迫;按時服藥、換藥;還可經常作吞咽動作,保持咽鼓管暢通。在徹底治愈前應禁止下水,洗澡時也要當心耳朵進水。中耳炎患者還應忌煙酒,不能吃辛辣和刺激性強的食物;不要服人參、鹿茸、肉桂等熱性補藥;可多吃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黃瓜、荠菜、芹菜、苦瓜等。

董玉禮介紹說,中耳炎病情可大可小,初時會感覺聽力下降,過幾天才發生耳痛、流涕、打噴嚏等症狀。若未經及時治療,中耳炎有可能演變成中耳乳突炎,甚至可能發展成腦炎,特別是兒童。因此,家長要留意孩子游泳後是否出現以下中耳炎的症狀:

1、小兒反映聽力下降,聽不清、耳鳴,耳膜有“咕噜咕噜”的聲音。

2、若是幼兒,可能會表現為愛抓耳朵、哭鬧,尤其在晚上。

3、本身有鼻窦炎的小兒,出現以上情況更須留意。

4、如感到游泳後聽力下降、耳內疼痛,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專家提醒】

一、近期內做過鼓膜置管,鼓膜切開等耳部手術的患者不宜游泳;

二、患有感冒、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患者暫時不宜游泳;

三、盡量不做跳水等動作,避免嗆水;游泳時使用游泳專用耳塞,以防止耳道進水;使用鼻夾防止嗆水;

四、游泳時如發現鼻部或耳部不適,應暫時休息,如果不緩解要及時就醫;

五、上岸後側向彎頭單腳跳躍排除耳內積水,保持耳內干燥。

溫馨提示,通過閱讀上文我們了解到了對於一些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的孩子和長期受於鼻炎干擾的一些患者是很容易患有中耳炎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合理的膳食適量的運動以此增強自己的體質,其次就是在於我們感冒時應該及時治療,以免發生鼻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