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基本常識 >> 滲出性中耳炎疾病病因

滲出性中耳炎疾病病因

中耳炎,即中耳發炎,是最常見的耳部疾病之一。滲出性中耳炎是常見的類型之一,滲出性中耳炎又叫分泌性中耳炎。

什麼是滲出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傳導性聾及鼓室積液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中耳積液可為漿液性分泌液或滲出液,亦可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還稱其為非化膿性中耳炎、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漿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積液、膠耳等。

分泌性中耳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可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時與恰當的治療,或反復發作、遷延而致。本病冬、春季多見。小兒及成人均可發病,為小兒常見的致聾原因之一。

以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及耳鳴為最常見症狀。常發生於感冒後,或不知不覺中發生。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有自聽增強。部分病人有輕度耳痛。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

滲出性中耳炎疾病病因:

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主要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和免疫反應等有關。

1、咽鼓管功能障礙一般認為此為本病的基本病因。

(1)機械性阻塞:如小兒腺樣體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腫瘤或淋巴組織增生、長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2)功能障礙:咽鼓管開閉的肌肉收縮無力;咽鼓管軟骨彈性較差,當鼓室處於負壓狀態時,咽鼓管軟骨段的管壁容易發生塌陷,此為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學基礎之一。腭裂病人由於肌肉無中線附著點,失去收縮功能,故易患本病。

2、感染過去曾認為分泌性中耳炎是無菌性炎症。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中耳積液中細菌培養陽性者約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為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鏈球菌。細菌學和組織學檢查結果以及臨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種輕型或低毒性的細菌感染。細菌產物內毒素在發病機制中,特別是病變遷延慢性的過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3、免疫反應小兒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這可能也是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較高的原因之一。中耳積液中有炎性介質等的存在,積液中也曾檢出過細菌的特異性抗體和免疫復合物,以及補體系統、溶酶體酶的出現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屬一種由抗感染免疫介導的病理過程。可溶性免疫復合物對中耳粘膜的損害(III型變態反應)可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

滲出性中耳炎發病機理目前尚不明確,會在感冒後突然發生,伴有輕微耳痛、耳朵有悶堵感和耳鳴等,出現聽力減退或注意力不集中;也有的兒童無明顯不適,這樣往往容易被忽視,導致延誤診治。如未及時治療,可引起中耳粘連、鼓膜萎縮、聽力急劇下降,嚴重者可造成不可逆性聽力損失。

滲出性中耳炎的發病則隱蔽得多,症狀很少,小孩子自己不述說,家長不易察覺,等到被醫生發現,往往不能回憶起病史的長短,即耳朵不好從何時開始。滲出性中耳炎可以是單側,也可以是雙側,對兒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引起聽力下降。但是,除此之外,一些影響卻是容易被家長忽略。因此提醒廣大家長,應該及時發現兒童的異常動作,早發現早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哪些原因會引起中耳炎呢

中耳炎的出現影響到了較多的朋友,會讓他們的聽力下降,而且帶來了不便,影響到了平時的生活,因此大家要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和臨床表現有哪些?

細菌通過某些途徑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稱為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致病菌以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