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滴鼻劑可以使鼻腔分泌物減少、充血減輕,咽鼓管的腫脹、阻塞也會減輕。這樣能夠讓咽鼓管的功能得到恢復,有利於中耳炎的痊愈。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
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分布在頭面部的不同部位,從表面上看它們並不相通,但實際上它們又都是以咽部為中心彼此相通的,咽鼓管又叫耳咽管,是溝通鼓室與鼻咽部的通道,一端開口於鼓室,另一端開口於鼻咽部的側壁。咽鼓管是中耳通氣引流的唯一通道。其主要功能是引導鼻咽部氣體進入鼓室,平時閉合,僅在吞咽或呵欠時開放,以維持鼓膜兩側壓力平衡,從而保證鼓膜的正常振動。
當感冒時,鼻子發生炎症,分泌物增多,如果鼻腔內壓力增加,如不恰當的擤鼻動作等,可使鼻腔內的分泌物經咽鼓管進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特別是兒童,由於其咽鼓管寬短而平直,鼻內分泌物更容易經此途徑引起中耳炎。而且,鼻黏膜、鼻咽黏膜、咽鼓管內膜之間互相連接,遇到傷風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這些黏膜均會發生腫脹、充血,甚至造成咽鼓管狹窄或阻塞,炎症會沿著咽鼓管侵犯中耳,導致中耳炎。
當鼻腔有急性感染 (急性鼻炎)或其他影響鼻腔通氣的疾病 (如慢性鼻炎、鼻窦炎等),使用滴鼻劑後對咽鼓管的功能恢復有好處。使用滴鼻劑可以使鼻腔分泌物減少、充血減輕,咽鼓管的腫脹、阻塞也會減輕。這樣能夠讓咽鼓管的功能得到恢復,有利於中耳炎的痊愈。因此,醫生在治療中耳炎時,往往會給患者開些滴鼻劑。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關於中耳炎的內容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這裡小編衷心祝福 大家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中耳炎是我們俗稱的“耳朵底子”,發作時往往伴隨發熱、頭痛、耳痛、自聽感增強
簡述小兒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容易發生某種疾病,中耳炎是孩子最容易發生的一種耳部疾病,給孩子的身體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