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沖洗針頭與咽鼓管導管雙向沖洗治療慢性單純型化膿性中耳炎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0年第2期第35卷 經驗介紹
作者:王永光 王天铎 張延平 李學忠 李永團
單位:王永光(250012 濟南 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王天铎(250012 濟南 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李學忠(250012 濟南 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李永團(250012 濟南 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張延平(解放軍309醫院耳鼻咽喉科)
徹底沖洗能提高慢性單純型化膿性中耳炎的干耳率,在咽鼓管導管[1]應用的基礎上,又改制了鼓室沖洗針頭進行雙向沖洗,治療25例,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鼓室沖洗針頭:總長102 mm,形狀如槍狀鑷,插入鼓室端針管為平頂針頭,頂側彎1~4 mm,方向各異;46 mm處針管下折形成135°角,延長17 mm再反向折回,與頂段針管平行,方向相反,長32 mm連接針管底座,底座長10 mm。沖洗針頭有甲乙兩型:甲型針管外徑1.5 mm,內徑1 mm;乙型針管外徑1 mm,內徑0.6 mm。
2.臨床資料:1997年6月~1997年12月經拍攝X線片排除乳突和上鼓室骨質破壞確診為慢性單純型化膿性中耳炎50例,用單盲完全隨機化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25例(25耳),男12例,女13例;年齡19~56歲,平均37.7歲;病程3個月~40年,平均16.1年。將全組患者的病程分段:≤ 10年、11年~、21年~、≥31年,各段患者例數分別為8、9、6和2例。鼓膜大穿孔11耳,中等穿孔10耳,小穿孔4耳。對照組25例(25耳),男13例,女12例;年齡20~55歲,平均37.2歲;病程5個月~35年,平均15.8年,按治療組病程分段,各段患者例數分別為6、12、6和1例。鼓膜大穿孔13耳,中等穿孔7耳,小穿孔5耳。
3.治療方法:①咽鼓管導管沖洗:從口腔插入後垂頭仰臥患耳朝下,注入1%麻黃素溶液2 ml收斂粘膜3 min,推30~50 ml生理鹽水沖洗,膿液經鼓室、鼓膜穿孔,從外耳道流出。注入0.3%氧氟沙星滴耳劑0.5~1 ml,保持10 min以上;②鼓室沖洗針頭沖洗鼓室:坐位,將針頭插入鼓室依次沖洗其前、後、下部,側臥頭低位沖洗上鼓室,並對准該處注入上述滴耳劑1~1.5 ml,耳浴10 min以上。每3日沖洗1次,治療期間停止其他任何治療。對照組用同種藥液滴耳。
4.療效評定標准:兩組患者治療結束後均隨訪3個月復查細菌培養,評定治療效果。干耳:未再流膿,鼓室已干,細菌培養陰性。不干耳:仍有膿或已干耳但在3個月中又流膿,鼓室內可見膿液,粘膜充血,細菌培養陽性或菌群交替。
二、結果
沖洗治療1次明顯有效23耳,3次治愈21耳。沖洗治療25例患者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1.干耳率:治療組干耳率為84%(21/25)高於對照組52%(13/25),差異有顯著性(χ2=4.504,P<0.05)。
2.細菌清除率:治療前治療組耳膿液細菌培養有致病菌生長19耳,對照組為17耳。治療後治療組細菌清除率為89.5%(17/19),高於對照組52.9%(9/17),差異有顯著性 (精確檢驗法,P=0.0182)。
3.復發率:兩組中的干耳患者隨訪達 1年後觀察復發率,治療組為4.8%(1/21)低於對照組38.5%(5/13),差異有顯著性(精確檢驗法,P=0.0213)。
三、 適應證及注意事項
慢性單純型化膿性中耳炎非上呼吸道感染期為沖洗治療的適應證,化膿性鼻窦炎患者應在穩定期進行治療。只要能插入細針頭,小穿孔也可行沖洗治療。應注意保持沖洗液的溫度在37℃左右,勿擾動聽骨。
通信作者:王永光(Email:syfy@sanlian. com.cn)
參考文獻
1,王永光,栾信庸,范獻良,等. 咽鼓管導管治療分泌性中耳炎.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7,32: 49.
(收稿日期:1999-07-29)
中耳炎根據不同病情的症狀,它分為化膿性中耳炎和非化膿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也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影
化膿性中耳炎有哪些臨床表現中耳炎是日常生活中一種耳鼻喉耳科疾病,由於發病原因不同中耳炎分為化膿性中耳炎和非化膿性中耳炎,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