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是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5%,因為是惡性腫瘤,所以在根治腫瘤的同時,喉的呼吸及發音功能也同時喪失,造成病人的術後生存質量降低。
無喉者理想的語言康復是以發聲簡便、易學;言語流利、易懂;進食時無誤吸等為標准,醫生也是在努力達到這一理想目標。喉全切除術後恢復發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食管發音;人工喉發音;氣管食管發音。
*食管發音:也稱為食道語,它具有不用攜帶器具,不需手控可以發音的優點。而且訓練的方法已經比較成熟,符合患者的生理,在心理和社交等方而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有一部分患者經過訓練後,仍然不能夠成功的發音或發音音量較小,吐字不連貫及言語不清楚。
*人工喉:包括電子人工喉、氣動式人工喉。它們發音的原理不同,產生的音色、音凋、音量也不同。電子人工喉產生的是機械音,使用較麻煩,需要手持,且價格昂貴,很少作為首選。氣動式人工喉價格便宜,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易學,但需要手持及定期清洗消毒。
*氣管食管發音:這是近年來較受患者及醫生歡迎的發音方式,它發音清楚,發音音量較大,簡單易學。可以一期手術完成,也可以二期手術完成,且不受手術術式及修復材料的限制。但無假體者常發生誤吸,不適合年老體弱、肺功能不良的患者。有假體者需要定期更換假體,並且需要定時清潔。
目前世界上流行、普遍采用的是有假體的,也就是安裝發音鈕的方法。它具有恢復發聲簡便、易學;言語流利,易懂;進食時無誤吸等優點。發音鈕有多種,但原理是同樣的,均具有單向活瓣功能。講話時允許肺內氣體通過發音鈕進入口腔,而又防止吞咽時食物反流入氣管,保護患者不致引起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