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咽喉部常見疾病 >> 其他咽喉疾病 >> 咽喉腫痛真苦惱,用艾灸就好啦!

咽喉腫痛真苦惱,用艾灸就好啦!

  咽喉腫痛真苦惱,用艾灸就好啦!

  白露之後就是典型的秋天氣候了,不少人出現嗓子疼痛、上火的現象,還以為是感冒了,而實際上卻是秋燥在作怪,因為秋季是寒熱交替的季節,經過了酷暑之後,人體會因長時間的暑氣耗氣傷津,肌體容易陰陽失調。

  加上秋季氣候干燥、涼爽,上體內水分不足,人體易患秋躁症,咽喉腫痛就是其一種表現,那麼該怎麼調理這個問題呢?

咽喉腫痛真苦惱,用艾灸就好啦!

  咽喉腫痛,快用艾灸

  中醫稱咽炎為虛火喉痺,急性期咽部充血明顯,表現為發熱,咽痛,吞咽困難。延誤治療可轉為慢性咽炎,並易復發、難斷根,表現為咽部干燥、隱痛、干咳、異物感覺。所以,各位若是有咽炎了,切勿掉以輕心!

  喉嚨腫痛用艾灸調理效果不錯。在這裡面,艾灸起作用的部分包括艾熱和艾煙,一般情況下艾煙作用只占小部分,而在調理咽炎時,艾煙作用的卻不可忽視,艾煙中的艾葉精油物質可進入咽炎部位進行消炎殺菌。

  咽炎、喉嚨腫痛、艾灸取穴:

  1.大椎:大椎為諸陽之會,具有統率全身陽經的作用,既然是老大,必然有其調和陽氣的作用,可補可洩,灸它很是適合。

  2.頸夾脊:就近取穴,包圍病灶部位以充分刺激阿是穴,這也是艾灸的一個潛規則了。頸夾脊穴位於頸部督脈經的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

  3.天突:主治咳嗽、咽喉腫痛、哮喘。

  艾灸方法:使用金艾艾灸貼進行艾灸,每個穴位每天一次,情況較輕的大約治療一周左右,可以看到效果。

  艾灸也可去秋燥

  有灸友就說,艾灸是溫熱的,不適合用來調理秋燥。難道艾灸就一定會肺燥嗎?確實,這個季節艾灸,可能會上火,因為我們這個階段的汗毛孔逐漸閉合了,身體排濕的功能也在減退,有些人艾灸是可能會產生肺燥。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難道秋天我們就不生病了嗎?不是的,這個季節由於氣候逐漸轉涼,我們的身體還不太適應,有些老病就會復發。為了控制秋燥,所以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在艾灸時,一是應該買一大瓶秋梨膏,邊做艾灸,邊清肺燥。

  艾灸脾經、肺經和大腸經的對應穴位,可以取到固攝津液,潤膚抗衰,補氣養血,濡養髒腑百節的作用,也能夠在不傷害皮膚的情況下快速止燥止癢。普通干燥可以這樣艾灸:

  走脾經,可補血、活血、調理津液代謝的三陰交、血海和陰陵泉;

  走大腸經,可同時改善口干舌燥、胃火旺盛的曲池和合谷;

  走肺經,可緩解上呼吸道干燥的魚際和尺澤。

  祛秋燥艾灸穴位:

  1.尺澤:微屈肘,肘部橫紋偏外側上,肱二頭肌腱的桡側緣。

  2.曲池:手肘關節外側骨邊,手肘彎曲成90度,在手肘橫紋的外側尖端上,靠近骨頭邊緣。

  3.合谷:位於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點,向食指骨側按壓酸脹處。

  4.血海:內踝尖直上三寸,股骨後緣。

  5.三陰交:位於腳踝內側上3寸,在胫骨後凹陷處。

  常灸這些穴位,可預防皮膚干燥瘙癢的發生。

  藥補不如食補

  秋季氣候以干燥為主要特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症狀。

  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服用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或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要牢記“藥補不如食補”的道理,而此時的食補首推“粥補”,即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如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此時的梨、蘋果、葡萄、橘、柚、柿子、龍眼等水果也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食之可起到良好的食療作用。

  不過,患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支氣管病、過敏性皮膚病的人,在飲食上就要慎重調節,有些病人要慎食部分海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咽喉腫痛,一招到位,效果好到讓你意想不到!

咽喉腫痛,一招到位,效果好到讓你意想不到!  總是感覺皮膚緊巴巴的,嗓子也時不時的腫痛嘶啞,免費學習在家張無限極

白領如何養護咽喉

入夏以來,許多公司早早開啟空調,空氣中粉塵污染頻繁,白領們原本柔弱的咽部開始發出了預警信號:咽干、咽痛、老有異物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