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兩種。咽喉炎患者咽部敏感,易引起惡心、咽壁粘膜充血、呈暗紅色,在咽後壁可見分散突起的小顆粒或成片如串珠,其周圍有擴張的血管網,表面有時附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
咽喉炎的致病病因復雜,但主要可歸究於以下幾個方面:生活習慣方面、飲食習慣方面、環境因素等。這三個方面屬外因,內因則包括自身健康狀況、相關疾病的治療情況等。大多數患者都是由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造成的,也有的患者是由二者之其中一種造成的。那麼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 經常開窗通風
保持空氣流通,這樣就不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是慢性咽炎的治療的有效措施。
2、注意口腔衛生
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東西,比如豬蹄、魚、牛奶、豆類、動物肝髒、瘦肉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早晚可用淡鹽水漱口,漱口後不妨再喝一杯淡鹽水,可清潔和濕潤咽喉,預防細菌感染。
3、注意保暖,防治口鼻疾病
慢性咽喉炎發病與口鼻、身體不注意保暖有關。因此,睡覺時房間內溫度不要太冷;洗澡或洗發後及時擦干身體、吹干頭發;冷天早晨出門或騎車要戴上口罩,使口鼻不受干冷空氣的刺激。
4、進行飲食調養
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宜,再輔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攝入。多喝水及清涼飲料,但飲料不能太濃。忌食煙、酒、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
5、多喝水
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的金科玉律。此外,用鹽水熏蒸喉嚨也是緩解病情的好方法。可用一個大的碗或湯盆,多放一些煮沸的鹽水,張大嘴對著蒸汽吸氣、呼氣,每次大約10—15分鐘,每天2—3次。
6、“靜坐”治療
兩手輕放於兩大腿,兩眼微閉,舌抵上腭,安神入靜,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滿口,緩緩下咽,如此15~20分鐘,然後慢慢睜開兩眼,以一手拇指與其余四指輕輕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滿口後,緩緩下咽,如此按揉5~7分鐘。每日練2~3次,每次15~30分鐘。
咽喉腫痛、嗓子燥癢、吞咽有異物感,加上牙龈腫痛、口腔潰瘍等“口喉不適”症狀又高發
哪些原因導致聲帶息肉唱歌不注意,易引發聲帶息肉 據耳鼻喉科專家介紹,在唱歌的時候,聲帶不斷顫動會令聲帶黏膜充血、水腫,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