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找醫生看病,總見診斷桌上塘瓷缸或玻璃並子的消毒藥水中放著竹片或金屬做的壓舌板,醫生總要用它去觀察一下病人的咽喉情況。如今有一次性壓舌板,不知是否因嫌麻煩,還是咽喉炎這小病不值得重視的原故,我之所見,用之者寡!然而真正用西藥能治療好慢性扁桃體腫大,咽炎者幾乎沒有!除急性發作用抗菌素控制病情外,要麼切除扁桃體,要麼策手無策實行應對治療。而西藥對付咽峽炎更是難以湊效!我認為中醫中藥治療急慢性咽喉炎有明顯優勢!治此病西藥是望塵莫及。咽喉炎雖是小病,但其導致的相關疾病,一般來講很不易治愈!因此提醒諸位同仁,為病人計,我們應重視對此病的觀察診斷與治療!
中醫對咽喉的認識
論曰:咽門者,胃氣之道路,喉嚨者,肺氣之往來,一身之中,氣之升降出入,莫急乎是,詳考經絡流注,則咽喉所系,非特肺胃為然。屬手太陽小腸、少陰心、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之會(《素問》曰∶咽主地氣,地氣通於嗌,太陰脈布胃中,絡於隘,故腹滿而嗌干),又屬足少陰腎(《素問》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咽痛,不可內食),又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陽明之脈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又屬足厥陰肝、少陽膽(《素問》曰,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靈樞》曰∶足少陽之正,上俠咽,出頤颔)。俠咽,屬手少陰心、足太陰脾之會。喉在咽之後,屬手太陰肺、足陽明胃、少陰腎、厥陰肝經、任脈之會(《靈樞》曰∶手太陰肺,正出缺盆,循喉嚨。《素問》曰∶喉主天氣,天氣通於肺,即肺系也),又屬手少陰心、少陽三焦經(《靈樞》曰∶少陰正,上走喉嚨,出於面。《素問》曰∶心咳之壯,咳則咽痛。越人曰∶三焦之氣通於喉,喉嚨之聲則發矣),又屬手足陽明大腸、胃、手少陽三焦經之合(手陽明之正,上循喉嚨,出缺盆),又屬足太陰脾(《千金》曰∶喉嚨者,脾胃之候也)。喉嚨後,屬足厥陰肝、心包絡。結喉兩旁,應手太陰動脈,屬足陽明胃。
故孫思邈曰:應五髒六腑往還,神氣陰陽通塞之道也,人之氣血,與天地相為流通,咽喉尤為出納之要,故內經曰,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因此,十二經脈皆上循與咽喉,五髒六腑之恙皆與其密切相關。人體仰仗咽喉之天然屏障防御疾病,一旦病邪突破此屏障,牽一發而動全身,病至六腑乃至五髒,終使疾病遷延不愈,易於反復。咽喉之地如此重要,卻往往被患者和醫家視為小恙而忽視,終至釀成痼疾。所以,臨證之中,重視預防和治療咽喉疾病或者與治療五髒六腑疾病同時進行,往往可以提高療效,甚至截斷病勢發展。
小兒多易患咽喉炎,抵抗力日下,食欲亦下降,多動而貌似精力好。但體質差,但稍涼或食發物即病,病亦難愈,使家長糾心,扁桃體炎致腎炎更讓家長寢食難安!
患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者,多同患有咽喉炎!兩者同治效比僅活血化瘀好!但在治療中因受涼、食發物致咽喉炎復發者,該治療階段的效果就差!
患心血管疾病,同時又患有咽喉炎者,兩者同治,症狀緩解較快,反之效果不明顯!
腎病、癌症等諸多病種均可出現上述情況。因此提請青年同仁注意,我們在任何時侯都不要忽視對咽喉炎的治療。
中醫: 外感邪氣,當風寒.風熱外侵.邪束肌表.肺氣不宣.清肅失職,或感受燥氣.氣道干燥.致咽喉不利,初始多屬急性,外感失治遷延反復可變成慢性,
多數喉癌患者都擔心手術後喪失發音功能,失去說話能力。其實,在腫瘤放療設備不斷更新的今天,在一些情況下,放療效果並
解答慢性咽炎的預防方法都有什麼解答慢性咽炎的預防方法都有什麼 現在,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了,這時慢性咽炎的發病率也高了,為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