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不願意喝苦藥,有些家長就捏著他們的鼻子喂。有的人喝中藥等比較苦的藥時,也喜歡捏著鼻子。其實,這樣不僅不能緩解藥物帶來的不適,還可能引起嗆咳。
首先,捏鼻子喝藥不能減少苦味。人的味覺主要是通過舌頭上的味蕾來實現,捏著鼻子喝藥並不能影響味蕾,因此對緩解苦味的作用十分有限。
其次,這樣喝藥容易發生嗆咳。人的咽喉下端有兩條通道,一條是氣管,一條是食道。氣管的前上方附著一片形似樹葉狀的會厭軟骨,它能緊密配合身體的呼吸和吞咽動作。會厭軟骨在吸氣、說話時會打開,進食、吞咽時關閉,以防食物誤入氣管。然而,如果在吞咽藥物的同時叫喊、哭鬧,尤其鼻子被捏住時,會厭軟骨就會無所適從,可能導致藥物、食物進入氣管,輕者發生嗆咳、氣急,重者出現呼吸困難、肺部感染、窒息等。
最後,這可能損傷兒童鼻黏膜,引起中耳炎。與成人相比,嬰幼兒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較嬌嫩,捏鼻子喂藥時,家長的力度如果沒控制好,可能導致鼻黏膜和血管損傷。另外,捏鼻子時孩子會掙扎,可能導致鼻腔分泌物通過其短直的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成人服苦藥時,如果沒有明確禁忌,可在喝完藥後含一顆話梅或一塊陳皮緩解。家長應為兒童選擇口感較好的專用藥。如果藥物確實很苦,可在咨詢藥師,明確不會影響藥效的前提下,將藥品研碎,或加白糖和少許溫開水調勻,用小匙放入嬰幼兒口中,並輕壓其舌頭,待藥液服完後,將湯匙取出。
如果服藥時發生嗆咳,要立即停止服藥,緩慢呼吸,坐直並請周圍的人用力拍打背部。嬰幼兒服藥嗆咳,可采取頭低腳高位,並及時就診,防止引起肺炎、窒息等嚴重後果。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汪燕
春天的日子裡,嬰幼兒流鼻涕是最常見的現象。它往往提示感冒即將或已經來臨,由於約8
冬季運動 當心鼻出血鼻出血 初冬時節,風多雨少,空氣干燥,鼻黏膜的水分蒸發很快,毛細血管壁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