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出了問題,人往往能很快意識到,但聽力一旦出現下降,尤其是輕微的下降時,大都難以感知。北京首大耳鼻喉醫院專家提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留意以下易被忽視的信號,判斷自己聽力是否下降:
1、你可以聽到聲音,但聽不清;
2、在噪聲環境中聽聲音困難;
3、只有面對講話人時,才能理解清楚;
4、你覺得別人說話似在嘟囔或含混不清;
5、你必須要謝謝人重復一些內容;
6、你需要將電視音量調到比別人大的位置;
7、你發現自己並不明白談話的主題,常常會答非所問;
8、參加會議、去公共場所或家庭聚會時覺得有些困難;
9、除非距離很近否則不能聽到電話聲或門鈴聲;
10、你感到頭顱裡有聲音,如嗡嗡聲或鈴聲(耳鳴)。
首大專家提醒您:如果您有以上情況,很有可能是聽力有所下降,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聽力損傷是可以預防的
北京首大耳鼻喉醫院專家指出,其實,幾乎所有導致聽力損傷的因素都是可以預防的,但由於人們沒有足夠的重視,現在聽力下降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聽力刻不容緩。
第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類食品,切忌暴飲暴食,要戒除煙酒。避免噪音的接觸,遠離噪音:聽收音機及戴耳機的時間不宜過長,音量不宜過大。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保持樂觀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緒。
第二,慎用或禁用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征。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為並發耳蝸損害最多的一種耳毒藥物,避免濫用此類抗生素將是降低藥物性耳聾的一項重要措施。經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頸後發際兩側凹陷處的“風池穴”。
第三,不要隨便掏耳朵: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還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
第四,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腦動脈硬化及糖尿病:積極治療這類疾病對防止微循環障礙、延緩老年人聽力減退的速度非常重要。
鏈接
國際衛生組織(WHO-1997)將聽力損失分級如下:
平均聽力損失小於等於25分貝為正常;
平均聽力損失介於26~40分貝為輕度聽力損失;
平均聽力損失介於41~60分貝為中度聽力損失;
平均聽力損失介於61~80分貝為重度聽力損失;
平均聽力損失大於等於81分貝為極重度聽力損失。
如果您沒有聽力圖的話,粗略的估計一下:
正常的語言交流沒有問題,只是偶爾的聽不清楚他人的對話,那麼平均聽力損失一般不超過45分貝;
聽別人說話要注意聽,別人聲音小時會聽不清,看電視開很大音量,那麼平均聽力損失大約在50~55分貝;
別人一定要很大聲說話才能聽清,那麼一般來說,聽力損失不小於60分貝了。
教育部、衛生部、廣電總局、全國婦聯、民政部、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
孩子看電視聲音大?小心春季萬物復蘇,各種病菌開始大量繁殖,兒童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上一些疾病。家長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