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耳部護理 >> 愛耳護耳 忌隨便掏耳長時間煲電話粥

愛耳護耳 忌隨便掏耳長時間煲電話粥

  據統計,目前中國聽力語言障礙殘疾人約2057萬,其中7歲以下聾兒80萬,老年性耳聾949萬,由於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增新生聾兒3萬余名。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聽力殘疾中50%可通過初級耳科保健加以預防和避免。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高永平提醒,生活中的一時疏忽可能引發耳部疾病,甚至導致耳聾。因此預防更為重要。

  經常掏耳易致感染傷聽力

  大部分人不需要專門掏耳朵,人在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颞下颌關節的運動,以及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耳垢一般會自動被排出。如果一定要掏,應避免使用發卡、火柴等硬物,正確方法是用脫脂棉卷成棉簽,再沾些甘油,輕輕把耳垢清理出來。

  即使掏耳時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習慣,頻繁掏耳,也可能會引起肉眼難以看見的隱性破損導致感染。一旦不小心刺傷耳膜,則可引起聽力下降甚至中耳炎。

  異物入耳不要慌

  外耳道終端是鼓膜,若耳道內進入異物處理不當傷及鼓膜,會造成永久性聽力障礙。發生外耳道異物時切勿驚慌,可按如下方法處理:

  如昆蟲入耳,可用燈光置於外耳道口誘蟲爬出。亦可先滴入香油、乙醚等,使昆蟲被黏附或被麻醉而失去活動能力,再用溫開水沖洗。對於位置較深的異物,不可盲目掏挖。若自行處理不了或處理後,均應到醫院再檢查。有中耳炎史或鼓膜損傷史的患者,最好不要用液體灌注耳道,以免誘發更嚴重的感染。

  長時間打電話、聽歌易引發噪音性耳聾

  長時間打手機聊天,乘車走路都聽mp3,晚上塞著耳機進入夢鄉,網吧裡戴著耳機打游戲一戰就是幾個小時,常泡迪廳鼓點重低音震耳欲聾……這些都可能造成噪音性聽力損傷。目前噪音性耳聾患者中年輕人占大多數。

  專家提醒,每次用耳機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音量不要開得太大。打電話時間不要過長,長時間聽電話要兩耳交替使用。盡量不要在嘈雜環境下用耳機聽音樂,少去迪廳、卡拉OK等娛樂場所,即便去最好別超2個小時。在室內聽音樂可選用音箱,減少耳機使用。

  不良生活小習慣也會損失聽力

  鼻炎、咽喉炎、感冒等都會引起中耳炎。有鼻炎、咽喉炎的人,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感染。另外,游泳也有禁忌。通常耳部健康的人游泳是不會造成感染的。但如果耳部的硬塊耵聍已經形成栓塞,耳朵一旦進水,耵聍就會變軟膨脹,刺激耳道引起發炎;如果耳膜出現問題,甚至已經穿孔,那麼深水會對鼓膜造成壓力,容易引起眩暈和感染。游泳時最好戴上耳塞,如果水進到耳朵裡,可以側身將水甩出,或是用干棉簽輕輕擦干。

  愛耳防聾應注意以下5點

  遺傳基因:有明顯家族史的,要考慮優生或不生育。遺傳性耳聾可為先天性,也可以遲發性的,其發病年齡可在青年期或成年期。

  近親結婚:近親結婚,可能有相同的致聾基因,其發病率比外系血統結婚要高出數倍。

  耳毒性藥物:凡家族成員中確定有因使用耳毒性抗生素,如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注射後造成耳聾的,應對其後代禁用或慎用這類耳毒性抗生素。妊娠期婦女也應禁用耳毒性藥物,除耳毒性抗生素外,還有奎寧、利尿酸等,可使胎兒致聾。

  高熱性疾病:嬰幼兒要注射防疫針,可以預防高熱性傳染病,從而使耳聾和中耳炎的發病率明顯下降。反復高熱或抽搐的病兒,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耳聾發生。

  聽覺反應:要特別注意嬰幼兒1—2歲以前的聽力反應,如果出生後6個月嬰兒對普通響聲無反應,7—8個月還不會說出幾個單字的孩子,要及早到醫院耳鼻咽喉科檢查,找出原因盡早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戴耳機時嚼東西可以保護耳朵

  戴著耳機聽音樂、廣播是不少人打發時間的娛樂項目,但是,也帶給長期帶耳機聽音樂的人

耳朵不清潔當心皮脂腺囊腫

  不少人容易疏忽耳部皮膚的清潔,只是在洗頭時會順便擦一下耳背、耳廓等地方。其實,耳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