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耳部護理 >> 專家建議 耳垢莫要隨便掏

專家建議 耳垢莫要隨便掏

  有些人掏耳朵,掏完後覺得輕松了不少。殊不知,自己掏耳垢極易對耳朵造成損傷。


  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李永新對《生命時報》記者說:“耳垢,俗稱耳屎,它其實是耳道中的耵聍腺正常的分泌物。”有的呈黃、棕褐色黏性油脂狀,我們俗稱為“濕耳”;有的與耳道皮膚落屑混合形成干硬塊,被稱為“干耳”。無論哪種耳垢都有潤滑耳道皮膚、沾黏異物、防止水分進入的作用,“所以,並不是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樣,一定要把耳道掏干淨才舒服。”

  李永新指出,如果自己掏耳朵,尤其是挖耳勺,往往都是金屬或塑料制成的,質地比較硬,再加上角度不正確、不知深淺,極易刺破薄薄的外耳道皮膚和毛囊,從而導致外耳炎。而發炎了的耳道表皮往往會失去自動排除耳垢的能力,致使耳垢越積越多。此外,自己掏耳朵時,還可能將耳垢推向耳道後部,更不容易排出。

  “其實,干性耳垢是可以自行排出的,所以,基本上沒有必要掏。而濕性耳垢比較黏,不能自動脫落,建議這些人半年去醫院做次檢查,如果出現了堵塞現象,並且影響了正常聽力,就由醫生幫助取出耳垢。”李永新提醒道,當然,有的干性耳垢也會形成硬塊,不能脫落,也需要就醫。

  除此之外,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姚紅兵還特別指出,對孩子而言,應該每3—6個月定期到醫院清理耳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每天摸摸耳朵可以防疾病

  摩耳的6種具體方法:   △摩全耳  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向後按摩腹面(即耳正面

守護你的聽力 拒絕聽力損傷

  如果失去了聽力,就失去了一個與世界交流的窗口,無法與人暢快地交談,不能欣賞美妙的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