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耳部護理 >> 關愛老年人 從關愛耳朵開始

關愛老年人 從關愛耳朵開始

  半數老人耳朵不好使

  老年性耳聾是指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高頻聽力隨之逐漸下降,以至全頻聽力下降的耳聾,嚴重者可造成交往障礙。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老年人聽力障礙者約占老年人口的50%左右。

  老年性耳聾一般有如下表現:當別人說話時他們常打岔,常常出現很多笑話,使老年人感到十分尴尬;看電視、聽收音機時常將聲音開得很大,致使其他人無法忍受;由於耳聾,他們大多不願意與人交往,當別人有說有笑時,他們常常獨自離開或者睜大眼睛發愣;由於缺乏與人交往,他們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古怪,身心受到一定影響。

  老年人多發耳聾的原因

  老年性耳聾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腦的聽覺系統老化的結果,表現為耳蝸基底膜、聽覺細胞和聽神經老化,其次是由於內耳動脈硬化,使內耳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應。老年人的大腦聽覺中樞也有退行性改變以及不同程度的腦皮質萎縮,致使聽覺和分辨能力下降,這也是老年人耳聾的一個原因。

  老年性耳聾的特點

  老年性耳聾有三個特點:一是老年性耳聾大都是雙耳都聾,耳聾程度可不一致,但均呈現慢性進行性耳聾。二是“語言的分辨能力差”,換句話說,就是“只聞其聲,不解其意”;三是一部分人有“重振現象”,即存在“低聲聽不清,大聲嫌人叫”的現象,許多老人都有這種體會,低聲說話時喜歡用手擋住耳廓傾聽,當別人大聲漫談時,又覺得太刺耳。

  老年耳聾的影響

  老年人的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退,聽力也逐漸衰退。由於耳聾,很多老年人變得不願與人交往,而正是由於缺乏溝通,使得他們的性格變得急躁、孤僻甚至古怪,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響,還可能成為老年癡呆症的誘因。

  耳聾的征兆

  有些耳聾誘因明確且容易察覺,比如爆震性聾、外傷性聾、突發性聾。有些耳聾則進展緩慢,不易察覺,如老年性聾。老年人出現下述問題時往往意味著可能出現了聽力損失:1.耳鳴和眩暈或耳鳴明顯加重時應及時就診,檢查一下自己的聽力狀況。2.很少有患者自稱聽不見,多數情況下他們抱怨自己聽得見卻聽不清。所謂聽不清,已經是耳聾的征兆。面對面交談時,早期的耳聾患者經常打岔或要求對方重復;打電話時經常要求對方提高音量;而無論何時,他們自己說話的音量常會不自覺地加大;對於他人之間的交談,哪怕是近在咫尺也經常難於聽准。此外,有些耳聾早期患者和男性交談時感覺比女性容易,有些則正好相反。

  部分耳聾早期患者首先感覺到的是自己聽覺注意力方面的變化。比如,時間稍長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聆聽對方的交談上;經常注意不到別人在和自己打招呼;再如,閱讀或寫作時便很難聽到他人的話語等等。

  另有些人可以明顯感覺到聽到的聲音不夠大,因此經常將手攏在耳後,以增大接受的音量。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時常常要求加大音量,以至家人認為震耳難忍。以下的問題也經常出現:聽不見電話鈴或門鈴聲。單側耳聾較重者交談時則往往習慣於將頭偏向一方。耳聾患者參加中型以上會議時很難聽清演講者在說什麼。

  目前,國內尚未規定必須為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因而,幼兒的耳聾不易被早期發現。如果出現下述問題,家長們應該予以特別注意:沒有什麼聲音能把熟睡中的孩子吵醒;孩子從不被強聲驚嚇;模仿成人聲音明顯比別的孩子晚,甚至從不會主動模仿;語言發育明顯延遲。

  要耳聰目明重在日常保健

  雖然人的聽力下降是自然規律,但老年性耳聾的發生,除生理性衰退之外,還與長時間的噪音刺激、大量飲酒、吸煙、高血壓、動脈硬化,以及反復使用耳毒性藥物等因素有關。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積極預防上述相關因素,並配合聽力功能訓練,就可以延緩老年性耳聾的發生和發展。老年性耳聾一般可用些營養神經的藥物治療,但效果目前仍不夠理想,一旦聽力不可恢復應立即選配合適的助聽器。但千萬不可隨意購買,注意在配戴和選購前,由專業技術人員了解耳聾病史,即通常所說的“測聽力”;了解助聽器的主要電聲性能指標,選購相匹配的;注意調試評估,若經過一兩個星期還不能適應,需要進行重新調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六招預防老人聽力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人的聽力也逐漸下降。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在50歲以上人群中,

地鐵內用耳機噪音致聽力更受傷

  耳科專家介紹,戴耳機聽音樂對聽力確實有傷害,尤其是在地鐵、公交車這樣嘈雜環境下最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