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天灸介紹

  天灸為灸法名,又稱穴位貼藥療法,發泡療法、藥灸療法。是不用艾,不用火,將某種藥物貼在穴位,以其到灸治效果的方法。此法即為藥物敷貼療法。天灸療法通過藥物敷貼穴位,使藥物由表及裡,循經內達髒腑,以調節氣血陰陽、扶正祛邪,體現內病外治之功。

  此法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宗懔所撰《荊楚歲時記》:“八月十四日,民並以朱水點兒額,名為天灸。”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露水條:“八月朔日,收取摩墨,點太陽穴止頭痛,點膏肓穴治痨瘥,謂之天灸”,卷十七載:“毛良條記載,山人截瘧,采葉敷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天灸,自灸。”,文中又介紹用磁石來調面,貼於囟門上可治療脫肛,吳茱萸貼於足心能治療咽喉、口舌生瘡。這種點或塗墨的天灸法,在其他書中也有記載。它是古代民間習俗,意在消災祛病,也有用一般藥物外敷患處或穴位,並不引起發炮而治病的方法,如外傷紅腫用栀子研碎,酒調外敷,或用栀子、紅花、連翹等分研碎,酒調外敷,均有消腫止痛之效。引起皮膚發泡的天灸,古代記載頗多,《針灸資生經》第三記載:“鄉居人用旱蓮草推碎,置於手掌上一夫,當兩筋中,以古文錢壓之,戲之以故帛,未久即其炮,謂之天灸,尚能愈瘧。”。

  天灸治療哮喘最早見於清代張璐《張氏醫通》:“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可防止哮喘病復發”,書中選用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為藥,姜汁調和,白芥子為君藥,共奏溫肺行氣、祛痰平喘之功。清代名醫吳師機大力推崇發展這種治療方法,選用不同藥物,選穴貼藥治療內、外、婦、兒各科疾病,均有良好效果,當時每日就診人數,從數十人至三四百人之多。我院自1984年以此方為主開展天灸療法治療哮喘、過敏性鼻炎、虛人感冒、虛寒胃痛、慢性支氣管炎,有效率達80%左右。

  臨床最常結合時間醫學選在三伏天天灸,療效更好。

  何謂三伏: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按歷法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故伏日必是庚日。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庚屬金,肺亦屬金,故庚與肺相配。

  為何在三伏天天灸:古語雲“熱在三伏”。距今一千多年前晉代程曉曾寫過一首詩來表達三伏天的炎熱。詩雲:“平日三伏時,道路無行車,閉門閉暑臥,出入不相過……觸熱到人家,主人聞客來,頻奈就此何,搖善胛中痛,汗流正滂沱”。由此可見三伏天氣候炎熱。三伏天之所以熱,是因為太陽光把更多的熱量帶給地球。夏天太陽升自東北方,落向西北方,日長夜短;冬天升自東南方,落向西南方,日短夜長。夏天太陽照射地球時間長,加之夏天太陽直射地球,容易使地面烘熱。三伏天屬於夏天最熱的時候,人體汗腺分泌旺盛,汗孔處於開放狀態,皮膚毛細管擴張,機體代謝旺盛,此時貼藥更易吸收,有利於提高療效。

  中醫學根據認為寒暑往來時序變遷對人體有較大的影響,時令對人體髒腑的影響,運用陰陽學說提出一系列保健養生的理論。這些理論要點是,夏至陰動於下,推陽於上故大熱。冬至人體陽動於下,推陰而上,故生寒。古人常說夏至一陽生,冬至一陰生“,《內經》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所以利用三伏天炎熱天氣,在病人脊柱兩側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平喘的藥物,提高其療效,從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之效,故有“夏治三伏”之說。三伏天天灸具有中醫特色與現代時間醫學相結合擇時治病方法。

  不正常的氣候可使人發病,而正常之氣候,則可助人逐邪外出。《內經》認為治療疾病要選擇有利時機。如《靈樞.衛行篇》說:“謹侯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者,百病不治”,說明擇時治療的重要性。大多數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患者屬於陽虛,到冬季寒邪襲肺,容易引起病情發作或加重,到了夏季暑熱當令,寒邪漸衰,則病情緩解或減輕,故在夏季病情緩解期,在機體反應性最好的情況下治療可大大提高療效。這一療法與現代興起的時間醫學是吻合的。

  經過實驗研究證明,天灸貼藥後皮膚可以起泡,通過皮泡液巨噬細胞活力試驗,皮泡中免疫球蛋白A和G的測定,淋巴細胞轉化試驗等證明,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在血中嗜酸細胞變化的觀察中,貼藥後嗜酸細胞明顯減少,說明貼藥可降低機體過敏狀態,在血漿皮質醇的觀察中,貼藥後非常顯著提高,提示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功能有可能得到改善。我們動物實驗表明,天灸有提高陽虛大鼠免疫功能、保護免疫器官的作用。臨床研究表明可以改善哮喘病人臨床症狀、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

  我們臨床常常選用膀胱經背部穴位及任脈穴位來治療,選穴原則是依據:1、慢性虛損性疾病與髒腑相關的中醫病機;2、膀胱經背部穴位和任脈經穴主治特點和性能;3、遠近和前後配穴原則;4、我院長期臨床實踐經驗。一般選定多組穴位相配交替使用,防止單一穴位刺激所致皮損及穴位治療耐受現象出現。

  從現代透皮給藥途徑來看穴位敷貼療法也有優越性:1、血藥濃度處於穩態,藥物副作用低;2 、不經過肝髒“首過效應”和胃腸道的破壞;3、 避免多劑量給藥,使多數病人易於接受;4 、能提供可預定的和較長的作用時間;5、 能允許隨時移去藥源。

  綜上,天灸療法效佳、安全、簡便,副作用少,病人容易接受,應該更進一步推廣應用,發揮更大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過敏性鼻炎的藥物治療

  所以,如果能研發出根治過敏性鼻炎的醫療,應該可以得到諾貝爾獎。   目前治療過

鼻炎片也要時常的翻新

  現階段,由於氣溫的忽冷忽熱變化,很多人患上了鼻炎,對於鼻炎的了解,很多人都停留在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