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鼻部疾病治療 >> 鼻炎患者有哪些用藥誤區

鼻炎患者有哪些用藥誤區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鼻炎的形成不是很了解,在治療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各種誤區,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鼻炎患者存在的幾個用藥誤區以及應怎樣對症下藥。

  鼻炎患者存在的用藥誤區

  鼻炎是一種常見病,據統計,鼻炎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可達10%~40%,甚至更高,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在鼻炎患者中仍存在許多用藥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患有鼻炎不用藥

  鼻子是呼吸系統的大門,忽視了治療鼻炎這種“小毛病”,可能會引起身體的“大麻煩”。

  不及時治愈鼻炎,會造成鼻窦炎、鼻息肉,嚴重時甚至須進行手術治療;另外,鼻炎還可能發展成支氣管哮喘,引起中耳炎、結膜炎等一系列疾病

  ▲用感冒藥治鼻炎

  很多人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狀時,就認為是感冒了,自己買些感冒藥吃,可能當時覺得好多了,停藥後又會出現類似症狀,於是“照章辦事”,還是吃些感冒藥。其實,這種做法可能放過真正的“禍首”——鼻炎的治療,把好治的急性鼻炎拖成了難治的慢性鼻炎。實際上,與感冒相比,急性鼻炎具有四大典型症狀,即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而感冒往往伴有咽部不適的情況,如喉嚨疼、嗓子緊等。盡管現在大多數的感冒藥都含有緩解流涕、打噴嚏的成分,在得病初期能夠解決一定的問題,但對治療鼻炎來說,只是“治標不治本”。

  ▲濫用抗生素

  許多鼻炎患者認為鼻炎不就是有炎症嗎,便濫用抗生素來治療。實際上抗生素主要應該用於發生細菌感染時,而鼻炎的發病因素中,細菌感染只占很小部分,過敏性鼻炎使用抗生素治療則無效。

  ▲盲目使用鼻炎藥水

  有不少鼻炎患者在鼻堵時長期用滴鼻淨等收縮血管藥物,用後立即見效,但過幾個小時又要再用。其實各種治療鼻炎的藥水在短期內的確可以幫助緩解鼻塞、流涕等症狀。不過,一旦藥物代謝完之後,各種症狀會再次復發。頻繁使用鼻炎藥水,可能誘發藥物性鼻炎。因此,患者要掌握好用藥的“火候”,不要濫用藥劑。同時,還要正確掌握滴藥水的方法,避免長期、連續、過量地用藥。

  ▲過敏性鼻炎怕用激素藥物治療

  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擔心使用激素類藥物有副作用而不敢使用。其實,鼻腔局部應用的激素類藥物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一線用藥,效果好的有伯克納、輔舒良和內舒拿等,每天對准鼻腔噴霧1~2次即可,它們起效在數小時至數十小時,無明顯副作用,可長期選用,而且長期、規則用藥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在症狀得到良好的控制後,可逐漸減量。這些藥物雖為激素類藥物,但不會引起激素的相關副作用,可以放心地使用。

  ▲間斷用藥

  很多鼻炎患者應用鼻炎藥物剛剛起效就擅自停藥,使得鼻炎反復發作。其實,鼻炎如果能做到預防用藥則效果更佳,比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如果能在鼻炎發作時提前半個月噴伯克納,可以極大地減輕發作症狀。

  如何對症下藥?

  1、急性鼻炎:

  急性感染所致,俗稱“傷風”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狀;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見。病情一般經過7~14天便逐漸好轉。抵抗力強者可不治自愈。

  常見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為病毒感染,並常繼發細菌感染。主要症狀為鼻堵塞和分泌物增多,早期為清水樣涕,後變為粘液膿性鼻涕,病人可有低熱和全身不適。檢查見鼻粘膜充血腫脹,有分泌物。本症應以預防為主,患病後服清熱解毒藥物,鼻內滴 1%麻黃素液,必要時服用磺胺藥或抗生素。

  建議鼻炎藥: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美酚偽麻片、復方酚咖偽麻膠囊、布洛偽麻分散片、鼻炎糖漿、復方萘甲唑啉噴霧劑。

  2、慢性鼻炎:

  是常見的多發病,由急性鼻炎發展而來。與合並細菌繼發感染、治療不徹底和反復發作有關。

  為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很常見,輕者稱為單純性慢性鼻炎,重者稱為肥厚性鼻炎。主要症狀為鼻堵塞,輕者為間歇性或交替性,重者為持續性,鼻分泌物增多。檢查見鼻粘膜充血腫脹,鼻道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嚴重的肥厚性鼻炎由於組織增生,粘膜表面凹凸不平,下鼻甲呈桑葚狀變化,中鼻甲粘膜呈息肉樣變。

  鼻內滴入血管收縮劑,如 1%麻黃素等能改善鼻腔的通氣和引流,使炎症消退。較重者可在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硬化劑,也可作電灼或冷凍療法以改善通氣,嚴重者需將增生部分的鼻甲作手術切除。中藥及針刺治療對輕症患者有一定效果。

  建議鼻炎藥:鼻炎康片、鼻窦炎口服液、千柏鼻炎膠囊、鹽酸萘甲唑林滴鼻液、鼻舒適片、蒼耳子鼻炎膠囊。

  3、過敏性鼻炎:

  是鼻腔粘膜對吸入空氣中的某些成分高度敏感所致。它的症狀與感冒很相似,但一日內可多次發作;不發作時,則完全正常。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有時與季節密切相關。

  建議鼻炎藥:特非那丁片、富馬酸酮替芬滴鼻液、布地奈德鼻噴霧劑、鹽酸左卡巴斯汀鼻噴霧劑、丙酸倍氯米松鼻氣霧劑、吸入用色甘酸鈉。

  4、慢性肥厚性鼻炎:

  由慢性單純性鼻炎而來,是長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粘膜、鼻甲出現增生所致。此時粘膜增厚、組織彈性下降、鼻腔通氣能力差,從而危害鼻的生理功能。

  治療參考:血管收縮劑滴鼻液的應用,限於輕型病例。建議手術治療。

  5、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的發生與氣候和職業因素等有密切的關系。系鼻粘膜長期受刺激而發生粘液腺體萎縮、分泌減少引起,粘膜因而干燥甚至有淺表糜爛。

  治療參考:局部可用油劑滴鼻藥液,如復方薄荷油、液體石蠟或鼻軟膏,應注意勿用血管收縮劑。內服魚肝油丸,2丸,每日3次;維生素B2,10mg,每日3次。

  6、萎縮性鼻炎:

  主要是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縮;由於鼻組織萎縮,雖然鼻腔比較寬大,但鼻粘膜卻喪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內干癡形成,患者仍感通氣不暢。當有細菌感染時,其毒素及排洩物等產生惡臭氣味。

  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者病因不明,有鼻甲粘膜及骨質萎縮。患者有鼻塞,鼻內有臭味,並有膿痂 。檢查見鼻粘膜干燥萎縮,下鼻甲縮小致鼻腔寬大,由於有細菌感染,鼻內有大量灰綠色污穢痂皮,有臭味,故又稱臭鼻症。嚴重者可繼發萎縮性咽炎和喉炎。治療此症尚無特效療法,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以除去痂皮,滴入液體石蠟、復方薄荷油、復方魚肝油合劑等可減輕症狀,兒童患者口服或肌肉注射維生素 A。曾采用縮小鼻腔等手術療法治療此症,其效果有限 。

  繼發性者包括手術時將鼻甲切除過多、鼻、鼻窦及鼻咽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後,長期接觸有刺激性的粉塵或化學氣體等。

  治療參考:局部應用軟化痂皮,改善局部回圈及抗菌藥物。手術治療,縮小鼻腔,減少鼻內通氣量及水分蒸發以改善局部症狀。

  7、干酪性鼻炎:

  是一種罕見的鼻病。臨床特征為鼻內干酪樣物積聚,有惡臭,日久侵蝕軟組織和骨質,發生鼻內、外畸形。在干酪樣物質中發現有脫落上皮、壞死組織、化膿細胞、膽固醇結晶及霉菌樣微生物。

  用藥建議:利巴韋林氣霧劑。

  8、藥物性鼻炎:

  藥物性鼻炎是不恰當的鼻腔用藥長期持續作用的結果,也可理解為是一種慢性鼻炎。其致病原因就是不恰當的鼻腔用藥,包括使用作用強烈的鼻粘膜血管收縮滴鼻劑、藥液濃度過高、非等滲藥液、用藥過量或長期用藥等。這些均會損害鼻粘膜纖毛的結構,從而影響鼻粘膜的生理功能,產生臨床病症。

  治療參考:治療藥物性鼻炎,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首先應停用血管收縮劑類滴鼻藥,至少要堅持兩個星期以上,然後治療娘發病,並用其他藥物替換原藥。

  可用生理鹽水加地塞米松配成濃度為0,25毫克/毫升的滴鼻液,第一周滴20毫升,一般可改善鼻腔通氣,第二用僅滴生理鹽水。

  若第一周症狀來改善,再滴地察米松滴鼻液一周,可獲良效。亦可用曲安縮松滴鼻,可在一周內顯效。在滴鼻的同時,內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等,有助於改善症狀。

  小編提示:患者在用藥一段時間之後鼻炎還是沒有很好的療效,應立即去醫院尋求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失去治療鼻炎的最佳時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孩子鼻外傷有哪些處理方法

  學齡前兒童常因不慎跌跤、意外撞碰及打斗時損傷到鼻,一般以鼻軟組織挫傷、裂傷、鼻骨骨折為多見。   鼻骨骨

鼻腔疾病也會引起口臭

   口臭可謂是一個頑疾,很多人都受到它的困擾,據專家介紹,鼻部疾病也有可能是引起口臭的病因之一。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