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預防保健 >> 鼻息肉患者手術前後的護理

鼻息肉患者手術前後的護理

鼻息肉為鼻部常見病,多見於成年人。好發於篩窦、上颌窦、中鼻道、中鼻甲及篩泡等處。是由於鼻黏膜長期慢性炎症或鼻窦膿性分泌物的經常刺激,鼻黏膜充血、腫脹、靜脈淤血,滲出增加,加之細菌毒素的作用,也使小血管滲出增加及黏膜水腫加重,久之發生息肉樣變。往往是變態反應和鼻窦慢性炎症引起的鼻黏膜水腫的結果,可造成鼻塞、多涕、嗅覺障礙、頭痛以及說話時鼻音過重等症狀。給患者帶來許多麻煩、痛苦和生活質量的下降。目前該病的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隨著鼻內鏡在耳鼻喉科的手術中廣泛應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在疾病及心理上的痛苦。現總結我科兩年來收治的32例鼻息肉患者手術前後的護理體會。

1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32例,均經鼻內鏡行鼻息肉摘除術。男21例,女11例,年齡23~56歲,單側鼻息肉12例,雙側鼻息肉20例,手術後本組患者均解除了鼻塞、嗅覺障礙、水腫等症狀。2年來未見復發。

2術前護理

2.1心理護理患者常因要面臨手術,而產生焦慮、緊張、擔心的情緒。護士應態度和藹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鼓勵患者,向病人介紹治療的目的及手術方法,鼻內鏡手術的優點,消除病人因環境改變、擔心手術效果、疾病困擾而帶來的焦慮情緒,使其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

2.2術前檢查及術前准備全面評價病人體質能否耐受擬行的手術。術前一日剪鼻毛,勿損傷黏膜,以防傷口感染;給予鼻腔用生理鹽水沖洗,清潔術區。並向病人解釋清楚其目的,消除病人不必要的心理壓力,需要行全麻手術的患者,囑其術前6h禁食水。

 

3術後護理

3.1手術後冷敷取半臥位,數小時內鼻前庭放置干棉球,防止血染的分泌物流出。采用冰塊或者冷毛巾冷敷,以減輕手術後腫脹的反應,並注意觀察出血及一般情況。

3.2體位保持良好的體位對術後恢復起到關鍵作用,如采取半臥位可減少頭部充血、出血,且便於分泌物吐出,減輕局部腫脹。術後第2天適當活動,對於緩解疼痛、增強身體抵抗力尤為重要。

3.3預防感染手術後可以應用廣譜的抗生素,連用一周;手術後1~2天內注意體溫變化,一般不超過38℃。手術後24~48h抽除鼻腔填塞的止血海綿。抽出止血海綿後,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利用吸引器清理術腔凝血塊,分泌物和結痂。

3.4術後換藥抽出止血海綿後,每日用1%麻黃素收縮鼻腔,以後每日使用1%麻黃素收縮鼻腔,在鼻內鏡引導下用吸引器清理術腔凝血塊,分泌物和結痂。患者經過手術後,常對術後換藥產生恐懼,向病人耐心解釋,講明術後換藥的重要性。每日用抗生素生理鹽水沖洗鼻腔2~3次,連續5~7天。

3.5飲食術後病人應多次少量飲水,濕潤口咽部,或術後於患者口部蓋濕紗布以濕化吸進的空氣。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流食、半流食,以增加機體抵抗力,防止感染。飲食宜溫涼,避免過熱、過硬損傷黏膜引起傷口出血。

3.6復查出院後定期到門診復查,以獲得滿意的療效。一般為3個月左右,有的病人復診時間要持續半年時間或者更久。

4討論

鼻息肉摘除術屬於鼻內手術,但在術中和術後帶來的痛苦和不便使患者產生極大的畏懼心理,嚴重地可能導致手術不徹底或術後出血等並發症。所以,手術前後的護理質量起著重要作用。筆者認為,護理的重點,要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術後將病人安置於監護病房,隨時用吸引器吸出口咽、鼻咽部的分泌物。氣管插管等到病人完全清醒,自主呼吸恢復,咳嗽及喉咽反射正常後方可拔除。異常症狀的早期發現,是搶救病人的主要時機,故全麻術後的病人要有專人看護,密切觀察病人的神志、面色、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及鼻腔滲血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並做好詳細記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