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預防保健 >> 鼻息肉的護理

鼻息肉的護理

鼻息肉多見於成年人,是由鼻部粘膜長期水腫所致,以變態反應和慢性炎症為主要原因。臨床表現可為進行性鼻塞、鼻涕增多、嗅覺障礙及頭痛等症狀。可單發或多發,單側或雙側,多數為多發性及雙側性。息肉生長過大時,外鼻可發生畸形,鼻梁變寬而膨大形成“蛙鼻”。

鼻息肉為一常見疾病,多見於成年人,兒童很少發生。鼻息肉可為單發性或多發性;可發於一側,亦可兩側均患之,多數患者為多發性及雙側性。

鼻息肉是贅生於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腫塊。好發於鼻腔的外側壁及鼻頂部;其次為篩窦亦可見於上凳窦部。肉眼觀察鼻息肉呈粉紅色,表面光滑濕潤,觸之相當柔軟,好像剝了皮的熟葡萄。其切面可見擴張的囊腔,腔內積有粉凍狀或灰白色的粘液性分泌物。

引起鼻息肉的病因仍不清楚。現多認為上呼吸道慢性感染變態反應是引起鼻息肉的主要原因。

術前護理

術前用1%氯麻液滴鼻,每日3次,緩解鼻塞症狀。術前1日備皮,剪去術側鼻毛,男性剃去胡須。遵醫囑酌情使用鎮靜劑和止血藥物,全麻病人術前6小時禁飲食。

術後護理

【一般護理】

局麻者取半坐位,減輕頭部充血。如有頭暈及虛脫即改平臥位,全麻者宜采取平臥頭側位,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後給予營養豐富的流質、半流質飲食,3日後改為普通飯。

 

雙側鼻腔填塞者需用口呼吸,為預防口唇干裂,可用石蠟油塗抹口唇,或用濕紗布覆蓋於口唇,並囑病人多飲水,注意口腔衛生,每日用朵貝爾液漱口3次。

【心理護理】

手術後鼻腔會有少量滲血,病人往往十分緊張,應告知其為正常現象,不必焦慮。手術後3日及鼻腔抽紗條時都會引起疼痛,應向病人耐心解釋,使其有心理准備,必要時應用止痛劑。

【病情觀察】

注意鼻腔出血情況:囑病人將口中分泌物吐出勿咽下,以觀察出血量,一般術後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自前鼻孔流出,於12~24小時後停止。如有鮮血不斷流出,或後鼻孔有流血,說明鼻腔填塞不緊或有活動性出血,應通知醫師,及時處理。

並發症的觀察:①腦脊液鼻漏:若有無色液體自鼻腔中流出,低頭時增多,且伴有頭痛,應高度懷疑之。②顱內並發症:如出現持續性高熱、惡心、嘔吐、煩躁不安,頭痛、脈快等症狀,應及時通知醫師。

鼻腔填塞紗條於48~72小時後分次取出。抽紗條時要注意觀察病人出血情況和生命體征變化,備好止血用具,防止病人暈倒和休克。

【治療護理】

術後應用抗生素預防刀口感染,應用止血劑減少出血,應用激素類藥物,減輕鼻腔黏膜水腫。刀口疼痛時酌情使用止痛劑。高血壓患者口服降壓藥,減少刀口出血。

鼻腔紗條未抽出前,用無菌石蠟油滴鼻,以濕潤紗條易於抽出,紗條抽出後用l%氯麻液或復方薄荷油交替滴鼻,每日3次。

【健康教育】

囑病人勿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食品,忌煙酒。勿用力擤鼻,以免引起出血。定期復查,沖洗鼻腔,防止鼻腔粘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