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健康問答 >> 乳突炎問答 >> 猩紅熱多常時間過傳染期

猩紅熱多常時間過傳染期

猩紅熱多常時間過傳染期

男 | 0歲

病情描述:

BR>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7天病史:猩紅熱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一直打針已經消了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提示: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醫生回復:

病情分析:猩紅熱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10歲以下的兒童,一年四季皆可發生,但以春季為多。猩紅熱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猩紅熱樣皮疹及脫屑為特征。後期少數病例可發生心腎並發症。[病原學][病原學及發病機理]主要致病菌為B型溶血性鏈球菌A組菌株,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咽部引起化膿性病變,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使皮膚產生病變,嚴重時肝、脾、腎、心肌、淋巴結也可出現炎症性病變。個別病人於病期2~3周後可在全身多器官組織產生變態反應性病變。病菌一般存在於猩紅熱病人或帶菌者的鼻咽部,通過空氣飛沫(說話、咳嗽、打噴嚏)直接傳染,也可由帶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間接傳播,偶爾也可通過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傳播。[流行病學]本病全年可發病,但以冬春為高峰,主要多見於5~15歲兒童。傳染源主要是猩紅熱病人及帶菌者,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視為傳染源。猩紅熱病人自發病前一日至出疹期傳染性最強。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由於本病毒不耐熱、對干燥抵抗力弱,故間接接觸傳染可能性小。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紅疹毒素有5種血清型,無交叉免疫,故猩紅熱可再感染。[臨床表現]本病潛伏期為1~7天,一般為2~3天,其臨床表現是細菌、毒素和變態反應綜合的結果,臨床上分輕型、普通型、中型、膿毒型、外科型和產科型。普通型起病急,高熱咽痛、頭痛,周身不適。發病12~48小時可出現典型皮疹,即在全身彌漫性潮紅的基礎上,散布粟粒大小點狀丘疹,壓之褪色,疹面無正常皮膚,皮膚瘙癢,皮疹常先由耳後、頸部開始至全身。皮疹在48小時達最高峰,以後按出疹順序先後消退,2一3日消失。個別可持續1月。咽部及扁挑體充血、紅腫,表面及腺窩有黃白色滲出物,易拭去。軟腭粘膜充血水腫,可見小米粒狀丘疹和出血點,稱腥紅熱粘膜內疹,病初時舌被覆白苔,乳頭紅腫突出白苔外,稱“草莓舌”,2~3天後舌苔脫落,舌面光滑呈牛肉色(肉紅色)。舌乳頭仍凸起,稱“楊梅舌”。面無點狀丘疹而呈均勻紅色。口鼻周圍相對蒼白稱“口周蒼白圈”。近些年來,猩紅熱已趨於輕型,發疹不呈全身性,持續時間短,大片脫屑也少見。但後期仍可並發變態反應病變,如風心病、急性腎炎。猩紅熱的早期症狀是發熱、嗓子痛、頭痛等,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有灰白色或黃白色點片狀物附著,容易誤診為急性扁桃體炎。除上述症狀外,還有怕冷、嘔吐症狀,12~36小時以面部開始全身彌漫性充血基礎上頸、胸、腋下及全身出現排列密集、分布均勻象針尖大小鮮紅的雞皮樣米粒疹,壓之退色,有的融合成片,癢感明顯,在肘彎部及大腿根部等皮膚皺折處還可見鮮紅色的帕氏線;3~5天出現楊梅舌,臉部發紅,口周蒼白成為一個蒼白圈。經治療後的3~4天皮疹逐漸消退可見脫屑。猩紅熱的病情比較嚴重,並發症較多,容易並發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頸及颌下淋巴結炎、中毒性肺炎、急性腎炎、中毒性心肌炎、風濕熱等,重症患者可出現休克、敗血症,治療不及時能導致死亡。[診斷]診斷主要依據:①臨床表現為發熱、咽峽炎、典型皮疹、莓樣舌及脫屑。②B型溶血性鏈球菌培養陽性,還可參考接觸史及白細胞升高的變化來判斷。本病需與其他發疹性疾病進行鑒別。[治療]①一般治療:病人進行呼吸道隔離,強調臥床體息。以免勞累發生變態反應性並發症。②病原治療:青霉素G為首選藥物,兒童為2~4萬U/千克/日,成人為120~240萬U/日,分2~3次肌肉注射。青霉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霉素,兒童20~40mg/kg/日,成人1~2g/日,分4次服。7~10日為一療程。另外也可用林可霉素,尚有用狍霉素族、利福平治療猩紅熱,均收到好效果。③並發症治療:化膿性並發症時加大青霉素劑量,風濕熱者抗風濕,並發急性腎炎按急性腎炎處理。患病後要及時治療、隔離,對病人的排洩物和污染物隨時消毒,患者要臥床休息,多喝開水,進清淡易消化食物。青霉素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藥物,連用7~10天,病情嚴重者可加大劑量靜脈點滴。[預後][預防]猩紅熱病人要嚴格隔離至咽拭子培養陰性為止。有接觸史的易感者,可預防性用青霉素G40~80萬u/日,3~4天。⒈在猩紅熱流行期間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⒉不要讓孩子與猩紅熱患者接觸;如已接觸過,可用淡鹽水漱口,並用抗生素2~3天。參考資料:猩紅熱是由A組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2-3天,有發熱,咽痛,全身不適等中毒症狀,24小時內出現特征性猩紅色皮疹。其特征為:1)持續發熱,體溫災39度左右。伴咽部和扁桃體紅腫。2)在彌漫性充血發紅的皮膚上散布針尖大小的隆起的紅色點狀皮疹,嚴重時呈出血疹。3)皮膚褶皺處可見紫色條紋-pastia線。4)除口鼻周圍,面部其他處充血潮紅,稱口周蒼白圈。5)腭部粘膜可見粘膜疹;舌被白苔,紅色的舌乳頭突出於白苔之外,稱“草莓舌”,2-3日後苔落,舌面光滑象牛肉,稱“楊梅舌”。6)病程的一周,皮疹按出疹順序消退,隨之開始脫皮。輕者呈糠屑狀,重者成片或手套,襪套樣。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A族乙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多為兒童。主要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食品、食具等而傳染。臨床表現以高熱及全身細小密集紅斑為特征。同時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還可見到四種特異性表現,即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和手套、襪套樣脫屑。那麼這些體征具體如何,又是何時出現的呢?本病潛伏期2~5天,起病急劇,突然高熱、頭痛、咽痛、惡心、嘔吐等。若細菌是從咽部侵入的,則扁桃體紅腫,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滲出性膜,軟腭粘膜充血,有點狀紅斑及散至性瘀點。發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見舌乳頭紅腫肥大,突出於白色舌苔之中,稱為“白色楊梅舌”。3~4天後,白色舌苔脫落,舌色鮮紅,舌乳頭紅腫突出,狀似楊梅,稱“紅色楊梅舌”,同時伴有颌下淋巴結腫大。病後1天發疹,依次於頸、胸、軀干、四肢出現細小密集的紅斑、壓之褪色,約36小時內遍及全身。肘彎、腋窩、腹股溝等皺褶處,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紅色或紫紅色瘀點狀線條稱“帕氏線”。由於兩頰及前額充血潮紅,但無皮疹,口鼻周圍呈現特征性口周蒼白,稱“環口蒼白圈”。皮疹出現48小時內,疹達高峰,皮疹呈彌漫性猩紅色,重者可有出血疹。皮疹持續2~4天後,皮疹按出現順序消退。起病第7~8天開始脫屑,全身性,尤其後掌、足跖為大片脫皮,像手套、襪套狀。重者有脫發。本病的並發症主要有三種:(1)化膿性並發症有扁桃體周圍膿腫、頸淋巴結炎、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等。(2)中毒性並發症心肌炎、心內膜炎等。(3)變態反應性並發症,在病後2~3周出現,如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熱等。猩紅熱多見於2~8歲的兒童,病情多較急重,有較強的傳染性,而且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可出現一些嚴重的並發症。所以,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一旦孩子出現類似的症狀應及早診斷和治療。根據起病急驟、典型皮疹、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及疹退後脫皮屑,結合全身症狀發熱、咽痛、扁桃體炎和接觸史診斷較易。但應與風疹、麻疹相鑒別(前面章節已介紹)。此外應注意有無服藥史,以除外猩紅熱樣藥疹。治療可分一般治療及全身藥物治療:(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供給充分營養和水分。咽痛時可給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的飲食,保持口腔清潔。高熱時應及時退熱。患兒應隔離3~4周,以防傳染其他兒童。(2)全身治療盡管目前抗生素品種越來越多,效力越來越強,但青霉素仍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藥物。因為青霉素對鏈球菌感染有特效,故不僅治療效果好,尚可預防急性腎小球腎炎與風濕熱等並發症。一般用青霉素G。本病屬中醫“溫病”范疇,名為“爛喉丹痧”或“疫痧”。中醫認為本病發生乃溫毒內侵,上蒸咽喉,外達全身所致。辨證治療大體可分為三型:(1)邪在肺衛證症見突然發熱,咽痛,少量皮疹,舌苔薄膩,脈數。治宜清熱透疹法,方選銀翹散化裁。(2)熱入氣營證症見高熱煩躁,咽喉腫痛,全身皮疹,口唇蒼白,楊梅舌,脈數。治宜清熱涼血法,方選清瘟敗毒飲化裁。(3)疹後陰傷證,症見皮疹已消,留有余熱,神疲食少,舌紅脈細。治宜養陰清熱法,方選沙參麥冬湯化裁。除治療用藥外,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一定的溫度及濕度,有條件者應采取隔離治療;治療期間應多吃鮮嫩多汁的水果、蔬菜;避免肥甘厚味,辛辣之品;飲食以清淡為宜;患者的衣被要洗燙或曝曬。膿毒性咽炎猩紅熱StrepthroatScarletFever何謂猩紅熱?是受到A組(B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兩種細菌疾病。當感染咽部時,叫做膿毒性咽炎。鏈球菌還會產生一種導致皮膚疹的毒素。當這種情形發生時,稱為猩紅熱。如何感染?膿毒性咽炎和猩紅熱是由於與鏈球菌的攜帶者密切接觸而引致。偶爾也可因接觸感染者污染的手或使用過的物體而間接傳染。A組鏈球菌還與食源性爆發有關。有那些症狀?膿毒性咽炎患者通常會發燒,扁桃腺炎症,紅腫、疼痛。猩紅熱患者可能會出現膿毒性咽炎的所有症狀,還會有一些細小的紅疹。疹子通常出現在頸、胸、腋窩、肘、腹股溝和大腿內側。嚴重病例可有“草莓舌”、嘔吐、高燒。在康復期間,手指和腳趾出現蛻皮。症狀何時出現?常在感染後1-3天出現。如何治療?應就醫,以抗生素治療。如未治療或只經部分治療(如藥物未按處方使用完成),膿毒性咽炎偶可導致風濕病或腎病。是否需要隔離?是。未經治療的患者在幾周內可傳播細菌。適當的治療後,傳染期可減至48小時或更少。以10天為一個抗生素療程,在療程後的第二天,即可回到學校或單位。如何預防?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除非患者已接受一個10天的抗生素療程,且已康復至少二天。不飲生牛奶或飲任何生牛奶制品。避免讓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膚病者公用接觸食物。猩紅熱(scarletfever)為β溶血性鏈球菌A組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征是突發高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充血性點狀皮疹和退疹後明顯的脫屑。少數病人可引起凡、腎、關節的損害。[病原學]β型溶血性鏈球菌直徑0.6~1.0μm,呈鏈狀排列。在血蝶上呈乙型溶血反應,故也稱其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該菌革蘭氏染色陽性,球形或卵圓形,無芽胞,無鞭毛,在有血或血清的培養基中生長良好。β型溶血性鏈球菌按其細胞壁上所含多糖抗原的不同,又分為18個組,A組鏈球菌約有80多種血清型。任何一種血清型的A組菌,只要能產生足夠的紅疹毒素,都可以引起猩紅熱。M蛋白是鏈球菌有致病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抵抗機體白細胞對它的吞噬作用。機體感染後可獲得對M蛋白的特異性免疫力,且可保持數年,但只對同型菌株免疫。A組鏈球菌大多可數可產生毒素和酶類,構成此菌的致病力。如紅疹毒素(Erythrogeictoxi),該毒素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抗原性,可使易感者數次患猩紅熱。溶血素O和S能破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並能引起組織壞死。透明質酸酶,鏈激酶(溶纖維蛋白酶)可溶解組織間質的透明質酸,使細菌易於在組織中擴散。鏈激酶,使血液中纖維蛋白溶酶原轉變為纖維蛋白溶酶,從而阻止血液凝固或可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