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聾 >> 耳聾預防保健 >> 防治耳聾

防治耳聾

    有人對115位耳聾者進行病因調查,發現因各種中耳炎而引起的耳聾占40%;因藥物致聾占20%;其它為突發性耳聾、炮震致聾、先天性聾、腦膜炎和耳部帶狀疱疹後致聾、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聾等。

    按耳聾病因、耳聾性質我們可將防治辦法歸納如下:

    一、徹底消除炎症

    1.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要徹底治療。

    1控制炎症。如屬單純性中耳炎,先以藥物治療為主。最好先做膿液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按化驗結果選用敏感藥物。常用藥物有2.5%氯霉素滴耳液或0.3%氧氟沙星滴耳液(即泰利必妥滴耳液)。耳分泌物多者,先用3%雙氧水清洗,然後滴藥液並在耳屏加壓,使藥液進入中耳,每次浸泡10分鐘。檢查確診為膽脂瘤型中耳炎者,則以手術為主。

    2待炎症消退後,去醫院作鼓室成形術。

    3慢性非化膿性中耳炎鼓室積液者,可行鼓室穿刺抽液或留置中耳通氣管。

    2.預防中耳炎致聾。

    1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伴有鼓膜穿孔者,灰塵、細菌、污水極易進入中耳引起再次發炎或加重炎症。因此要預防感冒,防止污水入耳。

    2積極治療鼻、咽部慢性病灶和鼻炎、鼻窦炎等。

    3非化膿性中耳炎者要檢查鼻咽部,如有增殖體肥大者,應予刮除;有可疑病變者,應做病理檢查。

    二、慎用耳毒性藥物

    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藥物均屬氨基甙類抗生素,具有耳毒性。應用這些藥物所致的聽力障礙一般是不可逆轉的。它具有以下特點:

    1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對上述致聾藥物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有的人長期使用,聽力不受影響;有的人極為敏感,一針或幾針甚至口服均可致聾,與用藥總量不成比例。

    2可在用藥當時或用藥後才出現耳鳴耳聾,有的可以先發生於一側耳,有的則兩側耳同時受累。

    據估計現在全國有2060余萬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並以每年3萬人的速度遞增,其中藥物致聾是一主要因素。因此,如病情需要用耳毒性藥物的,則一定要慎用或用替代藥物。臨床醫生要掌握這些藥物的應用指征和劑量,切勿濫用或超量。一旦發現患者有耳鳴或聽力下降情況應立即停藥,並加用血管擴張劑和神經營養藥物,對肝、腎功能欠佳者更須慎重。

    三、及時診治突發性耳聾

    對突發性耳聾應及時到醫院作檢查,以准確診斷,及時治療,盡快搶救聽力。

    中藥丹參靜脈滴注是目前首選藥物療法,可加上擴張血管、營養神經的藥物相配合;有條件者可選用克栓酶、泛影葡胺、高壓氧等治療,可使半數以上病人改善或恢復聽力。目前對病程較長的感音-神經性耳聾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藥物僅能改善症狀,減輕耳鳴,聽力變化不大。若雙側耳聾,可試行配戴助聽器。全聾者可根據各自條件到醫院做多導電子耳蝸埋植術。

    預防突發性耳聾,首先要鍛煉身體,防止感冒。其次,避免外傷,如炮震傷、噪聲傷等。一旦突然發現耳鳴、耳聾,應去醫院檢查、診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