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聾 >> 耳聾預防保健 >> 耳聾、耳鳴一定是耳朵的病嗎?

耳聾、耳鳴一定是耳朵的病嗎?

    俗話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耳聾、耳鳴,一定是耳朵出了問題嗎?回答是否定的。在現代醫學中,大量的臨床和科研證據表明,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耳鼻咽喉是人體組成的一部分,全身的血管、神經、內分泌等方面的病變都會引起耳聾、耳鳴、眩暈等症狀。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耳聾、耳鳴在臨床上最為常見。高血壓病患者中,約有10%會發生搏動性耳鳴的症狀。高血壓病患者由於血壓長期的升高,引起全身血管的痙攣、閉塞,供應耳部的血管同樣發生痙攣、甚至閉塞從而引發耳聾、耳鳴。尤其在血壓驟然升高的時候,常出現低調或高音調的耳鳴。有些患者可能出現突然的聽力嚴重下降。一般來說,經治療,血壓趨於平穩後耳聾、耳鳴可以好轉。高血脂、高血粘度、動脈粥樣硬化,在造成全身血管硬化、阻塞的同時,也會引起內耳血管的供血不全,甚至血栓形成,導致耳聾、耳鳴、眩暈的發生。貧血的患者,可因代償性心輸出量增多而出現耳鳴。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綜合征也可以引起耳部症狀。這是因為內耳的血液是由椎動脈的分支——小腦後下動脈,以及基底動脈的分支——小腦前下動脈或由基底動脈的直接分支來供應的。當椎基底動脈受壓或血管堵塞時,就會導致內耳供血不足而出現耳鳴以及眩暈、步態不穩、眼球震顫等前庭系統症狀。如部分頸椎病患者可能由於頸椎骨質增生的刺激出現椎基底動脈受壓的症狀。
    在容易引起耳聾、耳鳴的代謝性疾病中,最常見的是糖尿病,由於糖代謝紊亂,並出現脂代謝紊亂,全身微小血管會發生廣泛而漸進性的損害,並同時逐漸發生全身神經細胞的功能障礙,使內耳微血管出現硬化、微小血栓栓塞,聽神經功能受損,這些原因將直接影響內耳組織的供血,從而出現耳聾、耳鳴、眩暈等症狀。
    腎髒疾病,尤其是尿毒症期,機體代謝終產物排出障礙,使血液中有害物質大量蓄積,這會直接影響內耳血液及淋巴液的質量,出現內耳毛細胞以及神經末梢等感受器的病變,也會出現耳聾、耳鳴、眩暈等症狀。
    “睡眠打鼾”是近年來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的一種常見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它的發病率占老的人口的3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睡眠時呼吸道不同部位的阻塞,引起短暫的呼吸停止,短的十幾秒,長的能達1分鐘多,猶如睡眠時不斷的被疾病之手“卡住喉嚨”,造成睡眠期的低氧血症和短暫窒息。由於該病的症狀隱匿,常不被人們所認識,容易被自然衰老產生的生理性改變的一些表現所掩蓋;其伴發的高血壓、腦功能下降、情緒行為異常、性功能減退、耳鳴、聽力減退等症狀,又容易被老年人常見病所掩蓋,易被誤診為“神經官能症”。
    由上可見,一個耳聾、耳鳴、眩暈的患者,除了要作耳鼻喉科的相關檢查外,還要注意排除全身性疾病病因。應該需要耳科、內科、神經科、老年病科或其他科室共同檢查、診斷和治療,這樣才能明確病因,對症下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