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聾 >> 耳聾臨床症狀 >> 老年性耳聾的表現

老年性耳聾的表現

  鼓膜正常,中年以後兩耳進行性對稱感音性耳聾,伴有高音耳鳴,先由3000Hz開始下降,逐漸波及4000~6000Hz中頻,亦可因基底膜破裂而高頻音突然喪失。一般談話中男人聲比女人和小兒語言易聽懂,純音測聽根據上述四種病理變化,可有平坦、下降等不同感音性耳聾曲線,語言識別率差,有音衰。Bunch(1931年)發現人類聽力減退隨年齡增長而逐年加重。1957年美國Wisconsin州聽力研究中心曾制成一標准老年性聾曲線圖,可按圖查出某年齡中正常聽力概況,此圖顯示70~90歲以上聽力比較穩定。

  專家建議,如果出現以下老年性聾的典型症狀應進行相應的檢查:

  (1)60歲以上出現原因不明的雙側對稱性聽力下降,以高齡聽力下降為主。

  (2)聽力下降為緩慢的進行性加重,開始時常不被注意。隨著高頻聽力的下降,對語言的分辨能力有所影響,此時患者有聽得見聲音,聽不清內容的情況,常需別人重復。以後隨著語言頻率的受損,則要求說話者提高聲音與之交談。

  (3)常有聽覺重振現象,即患者常述,“別人說話低聲時聽不到,但大聲時又覺得太吵。”

  (4)語言分辨率與純音聽力不成比例,即稱“音素衰退”。多數情況下純音聽力減退不及語言聽力嚴重,年齡越大此種現象越明顯,即在許多老年人盡管純音聽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講話的內容。

  (5)在老年人中有一種與年齡相關的“附加”聽力喪失,導致他們在聽阈水平相同時的言語功能較年輕者差。同時還存在著低估自身聽力喪失的趨勢。

  (6)在嘈雜的環境中,老年人對語言的理解更差。在老年人即使其聽敏度損失不大,但在有噪聲的混響環境中,其理解言語的困難度要比聽力正常的年輕人大得多。對於有聽力損壞的老年人,其理解言語的難度更大。

  (7)部分老年性聾的患者可以伴有耳鳴,常為高頻聲。開始時為間歇性,在夜深人靜時出現,以後漸變為持續性,白天也可聽見。耳鳴常始於30—40歲,其出現率隨年齡而漸增,60—70歲時達到頂點,此後即迅速下降。多數伴有耳鳴的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對耳鳴感到“習慣”,以後耳鳴可以自動消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