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鳴 >> 關於耳鳴 >> 耳鳴,你有過嗎?

耳鳴,你有過嗎?

  耳鳴,你有過嗎?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們的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加。於是,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耳鳴人數也在上升。門診上往往會遇到耳鳴來就診的患者,要求只治療耳鳴就行了,不在乎聽力不好,不在乎耳朵流水,等等。有的甚至拒絕聽力檢查。事情真的是這樣就能解決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耳鳴是一種常見臨床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從古至今,有很多醫學工作者對耳鳴進行研究,但至今,耳鳴的具體起源部位仍然無法確定。對於避免耳鳴的發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

耳鳴,你有過嗎?

  耳鳴(Tinnitus)是發生於聽覺系統的一種錯覺,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常感到耳朵裡有一些特殊聲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銳的哨聲等,但周圍卻找不到相應聲源,這種情況即為耳鳴。耳鳴發病率占總人口的15%~20%,其病因大致概括有以下幾

  1.自發性因素:有許多人偶爾感覺到有高調蟬鳴聲樣耳鳴,並不能找到其他病因。

  2.噪聲:人如果長期暴露在強噪聲環境下會產生自發活動紊亂形成耳鳴。

  3.耳毒性藥物:耳毒性藥物引起的耳鳴分為兩種,伴有聽力損失和不伴有聽力損失。

  4.各種原因所致內耳發生病變可引起耳鳴:梅尼埃病、迷路炎、突發性耳聾、Hunt綜合征、耳毒性藥物、Cogan綜合征、外淋巴瘘、颞骨橫行骨折、耳蝸性耳硬化、聽神經瘤、老年性退行性變、變態反應等。

  5.中樞病變:腦干出血、聽神經瘤、蛛網膜炎症或腫瘤、聽神經退行性變、癫痫等。

  6.一些傳染病:流感、猩紅熱、流行性腮炎、白喉等。

  7.全身系統性疾患:高血壓、糖尿病、貧血、白血病等。另外,還有甲狀腺功能低下、腎功能不全、潰瘍病、習慣性便秘、痛風、風濕病、牙源性疾病、颞颌關節綜合征、頸椎病、老年性退行性變等,都有可能引發耳鳴。

  我們還會通過耳鳴的表現來對其進行一個大致的區分,這跟耳鳴的聲音、節奏有些關系——比如,高頻的、像蟬鳴一樣、會持續存在的耳鳴,大多是感音神經性的聽力損失造成的耳鳴。這也是最常見的耳鳴類型。再比如一些患者會在耳鳴的同時感覺耳朵不舒服,有痛、流水、悶脹的症狀,不少還都是單側耳鳴。這時我們就會考慮中耳炎、中耳膽脂瘤等中耳病變以及外耳道的耵聍、膽脂瘤等問題。外耳道和中耳病變造成的耳鳴比較好治,通過手術清除病變、重建聽力以後,耳鳴大多能得到緩解。

  還有一些患者,醫生給他做了一系列檢查,也沒發現什麼問題,那就是“特發性耳鳴”。這類患者,既然查不出原因,也就不必過於擔心——耳鳴跟我們的緊張情緒也有關系,你越焦慮,耳鳴會越嚴重,你工作想它、吃飯想它、走路想它、睡覺也想它,肯定影響生活。反過來,你吃不下睡不香,耳鳴也會越來越嚴重。過去,我們覺得應該把耳鳴治療到消失。但依照現在的醫療水平,很大一部分耳鳴是很難用手術或者藥物完全消滅掉。因此,只要耳鳴的聲音減小,減小到不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休息。我們就認為耳鳴的治療成功了。這種觀點,特發性耳鳴患者尤其需要了解。

  影響耳鳴的因素

  影響耳鳴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心理因素方面,如果煩躁、憂慮、憤怒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會加重耳鳴,而輕松、愉快、放松的心情則有利於減輕耳鳴的症狀。有部分耳鳴患者主訴在疲勞、失眠時耳鳴加重,有些女性患者感到在月經期耳鳴也有加重的跡象。如果耳鳴患者經常暴露在高強度噪聲環境中,也會加重耳鳴。在飲食方面,部分患者攝食高脂、辛辣食物後會加重耳鳴,咖啡、濃茶等對中樞有興奮作用的飲料,以及酒精、煙草等也會對耳鳴有影響。

  耳鳴的治療與預防

  1.耳鳴不完全掩蔽:用低強度寬帶噪聲來掩蔽耳鳴,音量以剛剛聽到為准,不全部掩蔽耳鳴。

  2.避免長時間打手機。避免長時間聽MP3(少用耳塞)。遠離噪聲和強聲,如MP3,蹦迪,煙花爆竹等。

  3.放松訓練:閉目靜坐或平臥,用意念控制神經和肌肉的緊張性,先從頭皮、額部、面部肌肉開始放松,逐漸將上下肢、胸部乃至全身的肌肉放松。

  4.避免神經興奮劑,如咖啡、煙、過量的酒。

  5.心理調適和心理咨詢:樹立能適應的信心,改變用藥物使耳鳴停止才算治愈的錯誤觀點,放棄對藥物的長期依賴,把耳鳴比作親屬的鼾聲和火車轟鳴聲,爭取盡快習慣或適應它,學會與耳鳴和平共存。

  6.適當鍛煉改善微循環。.控制血壓,血壓波動會加重耳鳴。

  7.避免應用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用藥前看說明書、主動提醒醫生自己有耳鳴耳聾病史)。

  8.及時治療感冒(感冒可能聽力下降、加重耳鳴)。

  9.保證足夠睡眠,避免勞累和情緒劇烈波動。

  10.耳鳴發生變化或加重及時就診(時間越長越難治療改善)。

  11.減少焦慮,正確認識耳鳴(藐視它:它沒什麼)。轉移注意力:當一旦想到耳鳴,立即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

  12.了解耳鳴不一定就是耳部出了問題(某些疾病如頸靜脈球體瘤、聽神經瘤等也可以導致耳鳴)。

  13.定期到醫院復查聽力(一般情況下,聽力越差,耳鳴就越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哪些疾病誘發耳鳴

許多人在生活中會出現耳鳴的情形,但是如果耳鳴的症狀過於頻繁就需要當心可能是患上了疾病,那麼哪些疾病會導致耳鳴呢?

耳鳴的危害,您需注意

耳鳴的危害,您需注意  耳鳴是耳部疾病中的常見疾病,出現耳鳴的時候不要驚慌,全世界約60%的人都有過耳鳴的經歷。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