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概念?如何治療及預防?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概念?如何治療及預防?

   【引起疾病的原因】

    咽鼓管是連接鼻腔後方的鼻咽部和中耳之間的管道。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期或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細菌可經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適當的擤鼻動作,細菌可以循咽鼓管侵入中耳。嬰幼兒咽鼓管接近水平位,管腔較短,內徑較寬,如果哺乳位置不當,如平臥吮奶,乳汁可經咽鼓管流入中耳而繼發感染。致病菌由外耳道或血行感染而侵入中耳者少見。     【早期症狀】     早期症狀為耳痛,多數病人耳痛劇烈,可向同側頭部或牙齒放射。病程初期病人常有明顯耳悶、低調耳鳴和聽力減退。小兒患者表現為煩躁不安、哭鬧,雙手抓耳撓腮。全身症狀輕重不一。可有畏寒、發熱、倦怠、食欲不振等。小兒常伴嘔吐、腹瀉等類似消化道症狀。早期經醫生用耳鏡檢查可以發現鼓膜充血或紅腫。     【發展過程】     經過早期正確的治療一般可痊愈。如果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則耳痛加劇,呈搏動性跳痛或刺痛。聽力減退顯著。全身症狀亦較重。小兒哭鬧不安,體溫可高達40°C,甚至發生驚厥。當中耳內滲出物聚集,炎症波及鼓膜,導致鼓膜壞死潰破,形成鼓膜穿孔,分泌物得以引流,局部症狀和全身症狀隨著改善,耳痛減輕,體溫下降。分泌物初為血水樣,後為黏膿性或膿性。鼓膜穿孔引流通暢後,炎症逐漸消退,鼓室黏膜恢復正常,耳流膿逐漸消失,小的穿孔可自行修復。如果是病變重,深達骨質的急性壞死型中耳炎則可遷延為慢性。     【疾病的嚴重後果】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不當或全身抵抗力弱,炎症可經鼓窦直接進入乳突形成急性乳突炎,穿過骨皮質形成骨膜下膿腫,亦可經先天顱骨縫隙進入顱內而形成顱內並發症,如腦膿腫,化膿性腦膜炎等而危及生命。如累及面神經則發生面癱。過去小兒急性中耳炎易並發化膿性腦膜炎,現今廣泛使用廣譜抗生素後,此類並發症已很少發生。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概念?如何治療及預防?      【主要的治療方法和原則】
  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通暢引流,去除病因。     1、全身治療:及早應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藥物控制感染,務求徹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如早期治療及時得當,可防止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後取膿液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參照其結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抗生素需使用10天左右,注意休息,疏通大便。全身症狀重者給以補液等支持療法。     2、局部治療:     (1)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如全身及局部症狀較重,鼓膜明顯膨出,經一般治療後無明顯減輕;或穿孔太小引流不暢;或有並發症可疑,但無需立即行乳突手術時,應在無菌操作下行鼓膜切開術,以利通暢引流。     (2)鼓膜穿孔後:1)先以3%雙氧水盡量徹底清洗並拭淨外耳道膿液或用吸引器將膿液吸淨(注意吸引器負壓不可過大)。2)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25%-1%氯霉素液,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復方利福平液等,不主張采用粉劑,以免與膿液結塊,影響引流。3)膿液減少、炎症逐漸消退時,可用甘油或酒精制劑滴耳;如3%硼酸甘油,3%硼酸酒精,5%氯霉素甘油。4)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後,穿孔多可自行愈合。穿孔長期不愈者,可作鼓膜修補術。     3.病因治療:積極治療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樣體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體炎等。     【基本的預防措施】     1、采取正確擤鼻動作,對哺乳期小兒要采取正確哺乳姿勢。     2、積極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傳染病。     3、有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避免參加有可能導致鼓室進水的活動。 (實習編輯:沈富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概念?如何治療及預防?

   【引起疾病的原因】   咽鼓管是連接鼻腔後方的鼻咽部和中耳之間的管道。在急性上呼吸道感

春季如何有效的避免中耳炎疾病

春季預防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一、掌握正確游泳方法  游泳是一種比較好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達到減肥瘦身的效果,而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