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預防保健 >> 育兒提醒:寶寶感冒小心中耳炎

育兒提醒:寶寶感冒小心中耳炎

  已是深夜三點了,阿怡的寶寶一丁點睡意都沒有,仍在使勁地哭,小臉都哭成青紫色了,奶也不吃,小手老是撥弄耳朵,可把阿怡折騰壞了。寶寶平日很乖的呀!就是感冒那幾天,吃完藥後也會睡得很好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摸摸寶寶額頭,比剛才還燙。一量體溫,竟然38.8℃。阿怡馬上抱著寶寶到婦幼保健院看急診。

  經檢查,阿怡的寶寶患了急性中耳炎。由於及時就醫,經用抗生素治療後,寶寶不再哭鬧,燒也慢慢退了。

  中耳炎,又叫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小兒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最常見的並發症。因此,易患感冒的季節,也是急性中耳炎發生率增高的時期。好發年齡集中在兩歲前,尤其是半歲內的嬰幼兒。由於兩歲前的孩子還不怎麼會說話,當他們出現持續低燒或突發高燒、食欲不振、抓弄耳朵等症狀,尤其是在夜間哭鬧、躁動不安,異於往日表現時,家長應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以確診是否患上中耳炎。否則,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小兒中耳炎不僅會使孩子耳膜穿孔,造成聽力受損,還會引發腦膿腫、腦膜炎甚至顱內感染等並發症,危及生命。

  引起小兒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除了因幼兒機體抵抗力低外,還有就是因小兒機體發育未完全所致。在耳朵與咽部之間有一條斜行的管道,醫學上稱為咽鼓管。幼兒的咽鼓管與成人是不同的,它又短又直,且幾乎呈水平方向,這樣,鼻腔及鼻咽腔的分泌物極易經咽鼓管逆流至中耳內而導致急性中耳炎。

  如何預防中耳炎?

  那麼,如何預防小兒中耳炎呢?對此,專業人士建議家長:

  1、提高嬰幼兒的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可通過母乳喂養、按時添加輔食、合理飲食來增強寶寶的體質,多帶寶寶進行有益的戶外活動等。

  2、由於半歲內患上小兒中耳炎的孩子,有50%是因吐奶、嗆奶污染了咽鼓管所致。所以新媽媽在喂孩子吃奶時,要養成正確的喂養體位,不要平躺著喂寶寶吃奶。寶寶吃飽後,可讓寶寶伏在媽媽的肩膀位置,輕拍其後背,使其打出幾個飽嗝,將空氣吐出,防止其吐奶時污染咽鼓管。

  3、家長要看護好孩子,防止小朋友間的玩耍引起耳膜穿孔等外傷。同時培養孩子良好的清潔耳朵的習慣,切勿讓孩子自己用手指或火柴頭等除耳垢。

  特別提醒:急性中耳炎的治療,一般需連續服用抗生素10天至二周。當孩子服藥後兩至三天症狀減輕或消除後,家長切勿掉以輕心,要繼續帶孩子到醫院追蹤治療,否則直至孩子看電視時音量開得很大或是有人呼喚反應較慢時,才發現孩子聽力有問題,就會增加治療的難度和降低恢復的成功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