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難是多種疾病的嚴重症狀之一。表現為患者自覺呼吸費力,而且表淺又急促,常端坐張口呼吸,鼻翼扇動,嚴重者口唇、指甲青紫。
一、主因
1.呼吸系統疾病:包括喉頭水腫,白喉,喉、氣管異物,喉癌,扁桃體腫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水腫,癌症、炎症、結核,滲出性胸膜炎,縱隔疾病,外傷等。
2.心髒疾患:包括肺動脈狹窄,四聯征,心瓣膜病,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性心髒病,心肌炎,肺源性心髒病等。
3.血液系疾病:包括貧血,一氧化碳中毒,白血病等。
4.神經精神性呼吸困難:包括重症顱腦疾病,癔症。
5.其他: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肥胖,腦炎、腦膜炎,呼吸肌外傷,藥物中毒等。
二、判斷
1.突發性呼吸困難:見於胸、肺外傷,自發性氣胸,心肌梗塞,肺梗塞,急性肺水腫,異物阻塞等。
2.勞累後:出現心功能不全伴有心慌、下肢浮腫。
3.夜間發作:見於心源性肺水腫,過敏性哮喘。
4.緩而持久:見於肺源性心髒病,彌漫性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氯腫。
5.吸氣困難:常見於喉和氣管狹窄,如外傷,肺腫瘤擠壓,炎症,異物,水腫,喘鳴,頻咳,吸氣費力而深,有三凹征(即胸骨上切跡、鎖骨上窩和肋間隙吸氣時向內凹陷),紫绀,呼吸停止。
6.呼氣困難:見於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有哮鳴音,呼氣費力。
7.呼吸氣均困難:常郵於呼吸系外傷,氣胸,大面積性肺炎,胸腔積液、肺不張等。
8.呼吸繼續困難:見於糖尿病酸中毒,表現為呼吸由淺慢變深快,接著又變淺慢,繼而呼吸暫停,再恢復上述呼吸狀況。還可見於巴比妥類藥物中毒,表現為呼吸規則幾次後,間以呼吸暫停,如此反復呼吸。出現此情況時,提示病情嚴重,預後不良。
9.特殊體位呼吸:端坐呼吸見於肺氣腫、哮喘和心性肺水腫病人;平臥呼吸見於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人;胸前傾呼吸見於急性心包炎患者。
支氣管哮喘與心源性哮判斷
支氣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
一般情況 尚可 有時引起休克
哮喘 顯著 有
誘因 接觸過敏原 體力勞動
病史 過敏性疾病、家庭史哮喘、過敏性鼻炎 高血壓、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
四肢 正常 浮腫
腹部 多正常 肝腫大,腹水
脈搏 快 快
頸靜脈恕張 無 顯著
肺 聽有哮鳴音、濕羅音 聽有干鳴、濕羅音
心 多正常 常有擴大,有雜音
痰 劇咳,暗紅或鮮紅色痰 血性泡沫痰
年齡 中老年 兒童、成人
三、急救
病人取半坐位,休息,休息保暖,避免煙霧刺激。
注意及時清理口、鼻腔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有條件立即吸氧,用大量抗生素防感染。
及時聯系醫院請醫生來急救。一時難以判斷者,可先注射氨茶鹼緩解症狀。位禁用嗎啡和腎上腺素,以免造成危險。如有外傷應先止血包扎。
若呼吸停止時,應口對口人工呼吸(詳見第三章)。
以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佳。
針刺或手導引人中(見圖57)、合谷(見圖46)、內關(見圖41)、定喘、魚際、廉泉、天突(圖54~56等穴。每次2~4穴,每日3次,每次20~30分鐘。
四、預防
做好衛生宣教工作,加強群防群治。
適當加強身體鍛煉,堅持呼吸練習,做太極拳,經絡導引等。
祛除病因,增強抗病能力,采取脫敏治療、卡介苗注射鞏固療效。
緩解期可請中醫治療,以調補脾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