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咽喉部常見疾病 >> 咽部灼傷 >> 咽部灼傷臨床症狀 >> 咽部灼傷的症狀與治療

咽部灼傷的症狀與治療

病因病理:

【病因學】

  咽喉灼傷可分熱灼傷和化學灼傷二類。咽部燙傷絕大多數發生於兒童,多為對小兒照顧不周,誤飲沸水或進食燙熱的食物而致。成人多見於火焰、高熱蒸氣或其他高溫液體致傷。故常伴有頭、面、頸部的嚴重灼傷。化學灼傷多因誤服苛性化學物質如強酸、強鹼、重金屬鹽、氨水等物質引起,同時常有口腔及食管的灼傷。粘膜接觸鹼性腐蝕劑後,使脂肪皂化,蛋白質溶解,引起組織液化壞死,病變穿透性強,易向深層發展。粘膜接觸酸性腐蝕劑後,其病理改變主要是水分吸收、蛋白質凝固,局部組織呈凝固性壞死改變,穿透力稍弱,高濃度者也可引起嚴重損傷。

【病理改變】

  咽喉組織損傷的程度,視致傷物的溫度(熱灼度)和腐蝕劑的性質、嘗試、進入的容量以及停留的時間而定。致傷物在咽喉生理狹窄區停留時間較長,所以在舌腭弓、懸雍垂、會厭舌面、杓狀軟骨及其皺襞、咽食管交界處的損害多較嚴重。咽喉灼傷按其損傷程度輕重分為三度:一度灼傷較多見,表現為咽粘膜彌漫性充血,然後出現水腫,發生於喉部者多較嚴重,

創面愈合後無疤痕形成。二度灼傷病變累及粘膜層及肌層,粘膜水腫更為顯著,粘膜表面覆有壞死性假膜或痂皮,因其致病原因不同可為白色、黃色或灰色等。三度灼傷最為嚴重,常見於化學性灼傷(如氨水、苛性鈉)。苛性鈉灼傷可致粘膜深度壞死,炎症持久,壞死性假膜需經3~4周才消失。輕者可恢復,但重度灼傷,繼脫痂和壞死組織形成之後,後遺瘢痕性結締組織增生,致並發各種畸形。

臨床表現

  傷後的主要症狀為口腔、咽喉疼痛,吞咽痛,咽下困難,流口水等。繼有高熱、流涎、咳嗽、發音障礙、喘鳴或呼吸困難等症狀。化學傷由於化合物的毒性,可有昏睡、失水、高熱、休克等,可導致死亡。在兒童伴有吸吮困難及煩躁不安等。此外,可有精神不振、嗜睡、食欲很差、體溫增高,並有輕重不等的中毒症狀。呼吸困難為喉水腫及咽喉部分泌物潴留,堵塞呼吸道所致,為咽喉灼傷致死的主要原因。呼吸困難多數見於傷後5~10小時,在此期間應密切觀察,24小時後未出現呼吸困難,即可認為脫離呼吸困難的危險期。

  1. 上一頁:
  2. No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