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診斷治療 >> 如何防治鼻息肉術後復發?

如何防治鼻息肉術後復發?

  根據鼻息肉術後復發的原因,可以采用下列有針對性的方法來防治它的復發:

  1、祛除病因:如果患者屬於過敏體質,鼻息肉是由於變態反應造成的,可以在手術前後適當激素或中藥調理來糾正;如果伴有鼻窦炎,由感染引起的,應及時應用抗菌藥物來控制感染,在中醫來講,稱為治病必求其本。

  2、采用適當的手術方式: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適當的手術方式,目前較常用的鼻內窺鏡手術,它不僅可以達到較深的和隱蔽的部位,可清晰地觀察到息肉的起源部位,減少盲目性,有利於徹底摘除鼻息肉,而且還可以通過符合人體生理功能的手術操作,較之於傳統鼻息肉摘除術,降低鼻息肉的復發率。

  3、手術後要定期復診:患者住院期間,會有醫護人員進行鼻腔清理,出院後定期到醫生處了解術腔情況,必要時應進行術腔的清理。一般情況下出院1~2個月內每周行鼻窦內窺鏡復查清理及沖洗鼻腔鼻窦至少1次;出院2~6 個月內每2周門診復查1 次,並對術腔內的慢性炎症、再生息肉、窦口狹窄、中鼻道黏連等進行處理;術後1~2年內要定期行鼻窦內窺鏡門診隨訪。

  4、藥物預防復發:糖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它可使鼻息肉大者變小,小者變無,因此有“藥物手術”之稱,但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其對炎性細胞、炎性介質、細胞因子、鼻部血管等多靶位作用有關。用藥途徑主要是口服、靜脈點滴、鼻腔局部應用。考慮全身用藥的不良反應較大,對於預防術後復發,一般采用鼻腔局部用藥途徑。目前常用的藥物是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商品名為雷諾考特),一般在術後一周就可以使用,成人開始時每個鼻孔各噴兩噴,早晚各一次,症狀緩解後,劑量可減到每天每個鼻孔噴一次,每次一噴,但需要堅持用藥,可能需要半年。噴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直接噴向鼻中隔,6歲以下的兒童不主張長期應用激素。本品不良反應較少,相對比較安全。

  標准桃金娘油(商品名稱吉諾通),它可以稀化粘液、促進分泌,具有抗炎、殺菌作用,並可產生β- 擬交感神經效應,刺激粘膜纖毛運動,增強粘膜纖毛清除功能。鼻息肉術後應用吉諾通,有助於減輕局部的炎症反應,促進術腔的正常上皮化。

  對於伴有鼻窦炎的鼻息肉患者,可以考慮應用紅霉素或阿齊霉素,是取其抗炎作用而不是抗菌作用,建議患者不要擅自應用,要咨詢醫生。

  5、中醫藥調理:中醫認為本病屬於脾胃濕濁上蒸於鼻竅,有些患者還可因濕邪日久化熱,因此治療上或預防復發均應該采取健脾和胃,芳香化濕的方法,再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加減化裁。基本方:茯苓30g,制半夏12g,橘絡12g,薏仁30g,蘇梗12g,佩蘭12g,厚樸3g,黃芩9g,甘草6g。如果伴有過敏性鼻炎,打噴、鼻塞、流涕者,可加炙黃芪30g,炒白術12g,防風9g,辛荑9g,桑白皮30g;伴有鼻窦炎,鼻塞、頭痛、流黃膿涕者,加桑白皮30g, 辛荑9g,白芷3g,枳實12g,竹茹12g等。一般在鼻息肉摘除一個月後,開始服用,每日一劑,連服兩個月;然後隔日一劑,連服兩個月;然後每三日一劑,連服兩個月;然後每周一劑,連服一年。或者每日一劑連服兩個月後,用上方10倍的劑量,請中藥店打成粉,每天兩次,每次取9~12g,每次加水100ml滾開後再煮5~10分鐘,適溫飲,中醫稱為煮散,長期服用1年左右。

  但是中醫講求辨證論治,因人、因時、因地不同而選方用藥,如果患者朋友想以中藥預防鼻息肉術後復發,請到正規的中醫院診治。

  積極通過以上方法,對大部人來說,鼻息肉手術的復發是基本可以控制的,但完全保證不復發是不現實的,這一點,患者應該有個心理准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