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臨床症狀 >> 鼻息肉該如何診斷?

鼻息肉該如何診斷?

鼻息肉患者有較長時間的鼻病病史。初始鼻內似有擤不出的鼻涕。夜晚可出現明顯鼻塞而致張口呼吸,久之可繼發慢性咽炎。鼻塞多為持續性,血管收縮劑滴鼻無明顯療效,噴嚏很少,但若鼻粘膜有變態反應性炎症,也可出現噴嚏、清涕。

鼻息肉患者的分泌物多為漿液性,若並發感染可有膿性分泌物。繼續增長的鼻息肉使鼻塞明顯加重,且可引起頭痛或頭昏,嗅覺減退以致缺失。巨大息肉若阻塞後鼻孔甚至突入鼻咽部,尚可引起聽力下降。

息肉體積大,可引起鼻外形改變。鼻梁增寬扁平,兩側鼻背隆起,在鼻腔內可見息肉為圓形,表面光滑,質軟,灰白色半透明囊性腫物,其蒂根部在中鼻道內或鼻窦腔內。

對成年人單側鼻息肉、特別是單側術後復發以及表面潰爛易出血的息肉,須取活組織檢查。

一、鼻腔惡性腫瘤:

凡單側進行性鼻塞,反復少量鼻出血或有血性膿涕且臭、外鼻變形、面部麻木、劇烈偏頭痛、一側鼻腔內有新生物等臨床表現時,必須活檢。

二、鼻咽纖維血管瘤:

纖維血管瘤基底廣,多在鼻腔後段及鼻咽部,偏於一側,不能移動。表面可見血管、色紅、觸之較硬,易出血,有鼻塞、鼻出血史,多見於男性青少年。

三、鼻腔內翻狀乳頭狀瘤:

外形如多發性鼻息肉,表面粗糙不平,色灰白或淡紅。多發生於一側鼻腔,手術時易出血,術後易復發,並可惡變。

四、腦膜-腦膨出:

部分腦膜和腦組織通過篩板的先天缺損處向鼻腔內突出,可發生於新生兒或幼兒。

鼻息肉多為雙側,如發現單側有息肉樣腫物,應注意下述疾病:

1、上颌窦後息孔息肉 多見於青少年。前鼻鏡或鼻纖維內窺鏡檢查可見灰白色光滑莖蒂自中鼻道前端向後伸展至後鼻孔。後鼻鏡可見息肉位於後鼻孔,大者可突入鼻咽腔甚至口咽部。

2、鼻中隔出血性息肉 多見於青年人。腫物多發生於中隔,暗紅色,單發且體積不大,觸之易出血,患者常有鼻衄史。一般認為是胚胎過程中造血細胞殘留所致。

3、內翻性乳頭狀瘤 常有鼻衄或血涕史。腫瘤呈紅色或灰紅色,表面不光滑。體積小者酷似息肉,但息肉摘除時出血較多。觸查時也易出血。最後診斷須行病理檢查。

4、鼻內惡性腫瘤 腫物暗紅,觸之易出血,表面不平,鼻氣息臭味明顯,病人多在中年以上。

5、鼻內腦膜腦膨出 腫塊多位於鼻腔頂部,表面光滑,呈粉紅色。鼻塞不甚明顯,病史長且進展慢。多見於少年兒童。

6、其他少見的顱內腫物突入鼻腔 如脊索瘤、神經母細胞瘤、腦垂體瘤等。

此外,老年患者如有多次鼻息肉手術史,應注意有否惡性變的可能,尤其術中出血較多者。

鼻息肉患者的X線片多顯示篩窦呈均勻一致的雲霧樣混濁。上颌窦粘膜增厚且有時可見小半圓形陰影,提示窦腔有粘膜息肉。X線片上述特點是增生性鼻窦炎的表現,如繼發感染,則顯示為化膿性鼻窦炎的征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