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喉炎不可輕視,可危及生命!
小兒急性喉炎好發於6個月-3歲的兒童,是以聲門區為主的喉黏膜的急性炎症,可因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多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成為某些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症狀或並發症。以聲音嘶啞,咳聲如犬吠為主要特征,重者可導致喉梗阻面危及生命。
1疾病病因
可因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急性鼻炎、咽炎,也可繼發於某些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等。
2疾病病理
病變主要發生於聲門下腔,炎症向下發展可累計氣管。聲門下腔粘膜水腫,重者粘膜下可發生蜂窩組織炎,化膿性或者壞死性變。粘膜因潰瘍可大面積缺損,表面有假膜形成者罕見。
3疾病危害
小兒急性喉炎與成人相比更易發生呼吸困難,原因如下:
①小兒喉腔狹小,喉內粘膜松弛,腫脹時更易導致聲門阻塞。
②喉軟骨柔軟,粘膜與粘膜下層附著松弛,炎症時腫脹較重。
③喉粘膜下淋巴組織及腺體組織豐富,炎症易發生粘膜下腫脹,而使喉腔變窄。
④小兒咳嗽功能不強,不易排出喉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更使呼吸困難加重。
⑤小兒對感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不如成人,故炎症反應較重。
⑥小兒的神經系統不穩定,容易受激惹而發生喉痙攣。
⑦喉痙攣除可以引起喉梗阻外,又使充血加重,喉腔更加狹小。
因此,小兒急性喉炎的病情常比成人嚴重,若不及時診治,可危及生命。
4症狀體征
臨床表現
起病常較急,患兒多有發熱,常伴有咳嗽、聲嘶等。早期以喉痙攣為主,聲嘶多不嚴重,表現為陣發性犬吠樣咳嗽或呼吸困難,繼而炎症侵及聲門下區則成“空”“空”樣咳嗽聲,夜間症狀加重。聲門下粘膜水腫加重,可出現吸氣性喉喘鳴。病情重者可出現吸氣期呼吸困難,患兒鼻翼煽動,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及上腹部軟組織吸氣時下陷(臨床上稱為三凹征),煩躁不安、鼻翼煽動,出冷汗,脈搏加快等症狀。
喉梗阻分度
一度;患兒安靜時如常人,僅在活動後才出現吸氣性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聽診呼吸音清晰,心率正常。二度,安靜時即出現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聽診可聞及喉傳導音或管狀呼吸音,心率較快,可達120—140次/分。
三度:除二度症狀外還出現陣發性煩躁不安,口唇、指甲紫绀,口周發青或蒼白,聽診兩肺呼吸音減弱或聽不見,心音較鈍,心率達140--160次/分。
四度:由煩躁不安轉為半昏迷或昏迷,表現暫時安靜,面色發灰,聽診兩種呼吸音幾乎消失,僅有氣管傳導音,心音微弱,心律不齊或快或慢。
5疾病檢查
纖維或電子喉鏡檢查可見喉粘膜充血腫脹,尤以聲門下區為重,使聲門下區變窄。聲帶由白色變為粉紅色或紅色,粘膜表面有時附有粘稠性分泌物。
6鑒別診斷
診斷
本病起病急,根據小兒有聲嘶,“空”、“空”樣咳嗽應立即想到本病,如出現吸氣性喉喘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即可作出診斷。
鑒別診斷
應與下列病相鑒別:
(1)氣管支氣管異物:起病突然,多有異物的吸入史。患兒有劇烈的咳嗽及呼吸困難等症狀,胸部聽診及X線檢查機支氣管鏡檢查可以鑒別兩種疾病。
(2)喉白喉:喉白喉起病較緩慢,低熱,全身中毒症狀明顯,臉色蒼白,精神萎靡,脈細而速,咽部常有灰白色假膜,取分泌物檢查可找到白喉桿菌。
(3)喉痙攣:常見於較小嬰兒,起病急,有吸氣性喉喘鳴,聲調尖而細,發作時間短,症狀可驟然消失,無聲嘶。
7疾病治療
1、治療的重點是解除喉阻塞,應及早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和激素以控制感染,消除水腫、減輕喉阻塞症狀。常用的口服激素有強的松、甲強龍;也可用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等肌注或靜脈給藥。
2激素霧化吸入。
3、重度喉阻塞或經藥物治療後喉阻塞症狀未緩解者,應及時作氣管切開術。
4、加強支持療法,注意患兒的營養與電解質平衡,靜脈注射葡萄糖液,保護心肌功能,避免發生急性心力衰竭。
5、盡量使患兒安靜休息,減少哭鬧,以免加重呼吸困難。
8疾病預防
1、平時加強戶外活動,多見陽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感寒受熱。
3、在感冒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外出,以防傳染。
4、生活要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夜臥早起,避免著涼。在睡眠時,避免吹對流風。
咽炎老不好多喝藥茶 入秋後天氣干燥,冷暖交替,慢性咽炎患者在這個時期很容易復發或加重。那麼,有什麼辦法對慢性咽
分析咽炎出現後的常見危害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的人都會出現咽炎,這種疾病會讓患者感覺到嗓子疼痛,還會出現干嘔,危害性非常多。平時大家需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