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中耳炎的誤區會是什麼呢

中耳炎的誤區會是什麼呢

  當前來看中耳炎這種疾病非常的嚴重,相當多的原因誘發了中耳炎的出現,因此會給患者的耳部方面帶來了極嚴重的傷害,大家必須要小心提防中耳炎的出現,而且要將此病的誤區了解清楚,來了解一下中耳炎的誤區有哪些呢。

  誤區1:中耳炎手術容易造成面癱,能不做盡量不做,由於耳科醫生的操作水平有差異,間或有手術後面癱的報道,且面癱影響面容易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由於面神經就走行在中耳鼓室和乳突腔,手術中從面神經表面剝離病灶難免會刺激神經引起水腫,只要及時處理一般不會發生面癱。耳顯微外科技術越領先的地方面癱發生的幾率也是越低的,一般這種機構的發生率在幾百分之一到幾千分之一,最後不能恢復的就更少了。中耳炎手術可以完全恢復聽力並消除耳鳴,由於中耳炎病程多較漫長,長期炎性或膽脂瘤病灶的刺激和破壞可以影響內耳系統出現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並出現耳鳴,中耳炎鼓室成形手術雖可完全清除病灶達到停止流膿的效果,甚至可以聽骨重建,但也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復因聽骨損害鼓膜穿孔引起的聽力下降,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的部分卻不能提高,也不會直接減輕耳鳴症狀。

中耳炎的誤區會是什麼呢

  誤區2:治療中耳炎,只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療其誘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劑中成藥抗生素等藥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腫瘤、鼻咽重度增殖體肥大等要進行手術。急性中耳炎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還要用滴耳劑,鼓膜未穿孔期可用草酚甘油消炎止痛,穿孔化膿就要用雙氧水和抗生素滴劑了,加用滴鼻收斂劑可加快病情的恢復。非化膿性中耳炎發病率低、危害小,非化膿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亞於化膿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由於症狀不明顯,常在“不知不覺”中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害,與“顯而易見”的化膿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診率低,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容易發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隱匿性膽脂瘤型中耳炎還會引起面癱、腦膜炎、腦膿腫等並發症,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誤區3:中耳炎總是復發,是治不好的,這是不了解中耳炎治療近況的緣故,以往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傳統的中耳炎也就是現在的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膽脂瘤型中耳炎是以藥物治療為主的,少數行乳突根治術開放引流通道以防並發症。目前由於顯微技術的發展,一些中耳炎是完全可以通過手術達到根治的,治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膽脂瘤型中耳炎常用的術式是鼓室成形術,可以徹底清除病灶又可聽骨重建鼓膜修復達到根治和提高聽力的效果,有經驗的醫師中耳炎的復發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

  傳統的中耳炎治不好反復發作的主要原因是藥物治療不能徹底根除炎性病灶,鼓膜不修復易中耳鼓室進水化膿發炎,乳突根治術僅起到部分清除病灶和開放引流通道的作用,治愈的效果差,不易干耳仍易流膿,當然對預防並發症還是有較大的幫助的。中耳炎手術後復發不干耳仍是可以再次手術的,鼓室成形術不干耳的原因比較復雜,多與病灶比較嚴重咽鼓管不通等有關。

  誤區4:預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這種觀點比較片面,僅對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的效果,對其他類型的中耳炎預防效果則比較差。鼓膜穿孔耳道進水後細菌很容易進入中耳鼓室誘發中耳炎急性發作化膿,所以平時預防耳道進水是必要的,對這類人群有條件的行手術治療清除病灶修復鼓膜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對分泌性中耳炎、急性細菌性中耳炎預防措施就不那麼簡單了,由於這類中耳炎往往和鼻子耳朵之間的咽鼓管阻塞有關,所以和咽鼓管相關的疾病都應預防治療,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鼻咽腫瘤、兒童增殖體肥大等,藥物治療無效應及早手術,防止進一步轉化成慢性中耳炎或膽脂瘤型中耳炎。另外鼻塞感冒時盡量不要頻繁用力回吸鼻涕以防中耳氣體被吸走又不能很快補充引起氣壓下降鼓室積液。氣壓急劇變化如飛行下降時也易引起中耳炎,俗稱航空性中耳炎,盡量避免這種環境的發生或氣壓變化明顯時及時向耳內鼓氣、口嚼口香糖等也能避免或減緩中耳炎的發生。

  我們了解上面的這些內容,認識了中耳炎的誤區是什麼了,大家應當多注意自己耳部的變化,深入了解一些中耳炎的知識,特別是此病的出現應當注意積極的治療,朋友們還要注意及早的進行中耳炎的預防,確保耳部的健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治療存在哪些誤區呢?

中耳炎治療存在哪些誤區呢?  生活中很多人會出現中耳炎這樣的疾病,很多因為這個疾病耳朵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症狀,有一

你知道吸煙容易導致中耳炎嗎?

吸煙危害大,易引起中耳炎   香煙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對中耳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它使中耳內分泌的粘液增加、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