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診斷治療 >> 鼻息肉的治療方法大全

鼻息肉的治療方法大全

鼻息肉為一常見疾病,多見於成年人,兒童很少發生。鼻息肉可為單發性或多發性;可發於一側,亦可兩側均患之,多數患者為多發性及雙側性。

鼻息肉的治療應參照下述原則:

1.對初診患者,如息肉較大,嚴重影響鼻功能,應先行外科治療;息肉較小,鼻塞症狀較輕者,可行內科治療,1個月後療效不佳者再行手術治療。

2.對伴有鼻窦感染者,宜先抗感染,或行鼻息肉摘除,以利開放鼻窦引流。

3.對復發性鼻息肉,應行篩窦切除術,術後鼻內應用皮質類固醇1~2年。

鼻息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西醫治療:(1)類固醇激素療法,可用於息肉較小時,用皮質激素類氣霧劑噴霧,以防止息肉生長或促使息肉消失。鼻息肉術後用氣霧劑噴入鼻腔,防止息肉復發。(2)手術摘除常用的有鼻息肉(圈套器)摘除術。對大的息肉亦可在鼻內窺鏡下進行手術摘除。但手術和類固醇激素治療後,容易復發。

 

中醫治療:鼻息肉的中醫辨證論治分型:

(1)肺經濕熱證:鼻流黃涕,量較多,鼻塞嗅減,頭腦昏痛,息肉淡紅,鼻粘膜色紅增厚;舌尖紅苔黃膩,脈實。治宜清宣肺熱,祛濕散結。方用辛夷清肺飲加減:辛夷花 20g,石膏30g,知母6g,栀子12g,黃芩15g,枇杷葉15g,升麻15g,桑白皮40g,車前子30g (包),澤瀉20g,杏仁6g,甘草3g。

(2)痰濕結滯證:流涕白粘或稀白,量多,鼻塞不減,嗅覺減退,頭重昏悶,胸悶痰多。息肉色白如脂或如石榴子狀,光滑水亮;舌淡苔白膩,脈緩滑。治宜燥濕化痰,散結消息。方用導痰湯加減。藥用:膽星9g,陳皮15g,制半夏9g,石菖蒲15g,雲苓20g,澤瀉15g,白術20g,生牡蛎24g,浙貝母15g,山甲10g,昆布15g,枳殼 15g,砂仁10g。

(3)肺脾氣虛證:流涕清稀或稀白,息肉淡白或蒼白,或術後反復再發,伴倦怠乏力,易感冒;舌淡苔白,脈緩弱。治宜補益肺脾,化濕散結。方用補中益氣湯合二陳湯加減。藥用:黨參30g,黃芪30g,白術20g,升麻15g,柴胡12g,當歸10g,陳皮15g,制半夏9g,石菖蒲12g,雲苓20g,苡仁30g。鼻塞重加蒼耳子30g,細辛5g,辛夷花15g;易感冒加防風15g;若息肉暗紅加桃仁12g,三稜10g,莪術10g。外治可用消息靈或硇砂散吹敷,鼻塞重用鼻炎靈(蒼耳子、白芷、辛夷各60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體石蠟1000ml。制法:將蒼、芷、辛、油同放鍋內,浸泡24h,加熱,待藥呈黑黃色撈出再下冰片,薄荷霜,液體石蠟,備用)滴鼻。

內科療法:由於鼻息肉是鼻呼吸粘膜長期炎性反應的結果,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皮質激素不僅可使息肉體積變小甚至消失,而且手術後應用還可延遲或防止息肉復發。皮質激素的應用有全身和鼻內兩種給藥途徑。如果無皮質激素應用禁忌症,全身應用適合下列情況:

①息肉體積較大,手術時器械引入鼻腔較為不便;

②初診病例,患者願意接受內科治療。方法是每日口服強的松30mg,連服7天,以後每日遞減5mg,整個療程不超過兩周。這種短期突擊療法在臨床上不會引起明顯全身性副作用。一般經上法治療,息肉體積均可明顯縮小。有的在口服幾天後鼻塞便有減輕,且嗅覺改善也明顯。此時可手術摘除或改為鼻內局部應用。

鼻內局部應用皮質激素的優點是既可避免皮質激素全身副作用,又可保持藥物在局部的有效濃度。局部應用適用於:

①初診時息肉體積較小,未超越中鼻甲下緣者;

②口服強的松後反應較好,患者願意繼續內科治療者;

 

③手術摘除後為防復發者。腎上腺皮質激素鼻內應用的劑型以氣霧劑最普遍,因使用方便,患者無須取一定的體位。此外還有滴鼻劑,使用時要求患者采取正確滴鼻體位,但藥劑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是其優點。鼻內應用的皮質激素主要為二丙酸氯地米松、flunisolide和budesonide。這類皮質激素的特點是不易被鼻粘膜吸收入血而產生全身副作用。

近年來Johansen(1993)對budesonide的氣霧劑和滴鼻劑治療鼻息肉的療效進行對比,結果兩種劑型療效相同。作者等(1995)應用0.1%醋酸曲安縮松滴鼻劑也取得較好療效。下述情況可顯著影響鼻內用藥的療效:①鼻息肉過大,藥液無法進入鼻內,此時應先行手術治療,然後再行鼻內給藥以預防復發。②同時存在鼻和鼻窦的混合感染,此時應行抗生素治療或鼻窦清理術。③息肉本身處於活躍階段,生長過快,此時可以行皮質類固醇的突擊性全身應用療法。

手術治療:對鼻腔大部或完全被堵塞,嚴重影響生理功能者,應先行手術治療。術前應對病人進行全身檢查,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哮喘發作期等,應待病情穩定後再行手術。手術方式主要有單純鼻息肉切除術和鼻內篩窦切除術兩種。

1.單純鼻息肉切除術 用於根蒂清除,以前無鼻息肉切除術史者。在局麻下,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要蒂部,勒緊後自鼻內向外用力急速拉出,使息肉連同根蒂一並摘除。如有根蒂殘留,可將其鉗取干淨。拉出息肉有時可使篩窦開放,此時若篩內粘膜已息肉樣變,應同時行鼻內篩窦切除術。

2.鼻內篩窦切除術 主要適用於篩窦粘膜已為息肉組織所替代,有多次鼻息肉切除術史者。術中充分開放篩房,將窦內息肉完全摘除。手術徹底可明顯降低息肉復發率。近年來開展的鼻內窺鏡鼻窦外科手術,為篩窦切除術提供了一種精細、准確和有效的方法,使鼻息肉術後的復發率明顯降低。文獻報告可使復發率降到20%以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