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臨床症狀 >> 如何診斷鼻息肉?

如何診斷鼻息肉?

鼻息肉為鼻部常見病,是由於極度水腫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漸下垂而形成。多數認為慢性感染和變態反應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發現與阿期匹林耐受不良,內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聯系。鼻息肉是贅生於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腫塊。好發於鼻腔的外側壁及鼻頂部。

鼻息肉的診斷條件

根據其形狀、色澤並觸診,診斷多無困難,但應與鼻腔內類似鼻息肉表現的其它病變進行鑒別:

(一)鼻中隔粘膜肥厚或中鼻甲肥大:呈息肉樣變者均可被誤診為鼻息肉。前者表面顏色較紅,基底較寬而不易活動,觸診時較硬。

(二)腦膜-腦膨出:可做顱骨側位或顱基位X線攝片,亦可做X線額部斷層攝片,可見顱骨缺損。

(三)內翻性乳頭狀瘤(inverting papilloma):外形如多發性息肉,表面粗糙,色灰白或淡紅。病理組織學上特點是上皮向基底方向呈內翻性生長。手術時易出血,術後易復發,並可惡變。

(四)鼻咽纖維血管瘤:常發生於男性青年鼻腔後段及鼻咽部,基底廣,色深紅或灰色,呈圓形或結節狀或分葉狀,並向四周擴散,可反復鼻衄,甚至大量出血。

(五)鼻部惡性腫瘤:凡單側進行性鼻塞、鼻涕帶血並伴有劇烈頭痛、面部麻木者,均應考慮鼻部惡性腫瘤的可能,須施行活檢明確診斷。

鼻息肉的診斷檢查

鼻鏡檢查可見一個或多個表面光滑、灰色或淡紅色的如荔枝肉狀、半透明腫物,觸之感覺柔軟、不痛,可移動,一般不易出血。早期息肉因其體形小,故有時須用l%麻黃素生理鹽水將下鼻甲收縮後方能發現。後鼻鏡檢查和鼻內窺鏡檢查對明確鼻息肉的部位和范圍有重要意義。x線鼻窦拍片也屬必要。

鼻息肉的診斷依據

1.常見於變態反應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患者。 2.有以上症狀和體征。 3.X線攝片可發現鼻腔軟組織影,鼻窦內密度增高、粘膜增厚。無骨質破壞及顱底缺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