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誰家潤喉糖最本事!

誰家潤喉糖最本事!

  現在季節還沒到秋天,天氣炎熱、空氣干燥,很容易造成身體缺水、上火,白領一族飲食不規律造成的免疫力下降,極易引發咽喉發炎、嗓子干、癢、痛,咳嗽痰多,聲音嘶啞等。

  因此,很多白領都選擇在包裡備一盒潤喉糖,當嗓子出現不適時,來一顆,就能緩解不適,達到清喉利咽的效果。但是面對眾多的潤喉糖產品,究竟哪款最好呢?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來個潤喉糖大比拼,看看誰才是夏季咽喉的好幫手。我們測評的對象分別是:金嗓子喉片、西瓜霜潤喉片、京都念慈庵枇杷糖,以及冰喉30分鐘克刻糖。

  一、產品配方大比拼

  一個產品的配方決定著產品的功效,雖然潤喉糖的配方大同小異,但是總有幾味藥是不同的,讓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區別。

  金嗓子喉片:薄荷腦、金銀花、兩青果、桉油、石斛、羅漢果、橘紅、八角茴香油。輔料為:蔗糖、液體葡萄糖。

  西瓜霜潤喉片:西瓜霜、冰片、薄荷素油、薄荷腦。輔料為糊精、蔗糖、枸橼酸、硬脂酸鎂、滑石粉、食用色素、桔子香精、二氧化硅。

  京都念慈庵枇杷糖:甘草、批杷葉、桔梗、藏青果、萄萄糖、蔗糖、焦糖(E150)香料。

  冰喉30分鐘克刻糖:異麥芽酮糖醇、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胖大海、金銀花、食品添加劑(桉葉油、薄荷腦、安賽蜜、食用香料)。

  我們可以看到,這四種潤喉糖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一些如薄荷腦、冰片、甘草、桔梗等可以止咳平喘、清涼潤喉的中草藥成分,雖然成分不同,但功效是差不多的。但是,前三種產品都添加了如蔗糖、焦糖等糖分,以增加產品的口感,而唯獨冰喉30分鐘采用的是麥芽糖成分,在保證潤喉糖口感的同時,糖尿病人也是可以吃的,就這點來說,冰喉30分鐘考慮的比較周到。

  二、產品功效大比拼

  金嗓子喉片:疏風清熱,解毒利咽,芳香辟穢。適用於改善急性咽炎所致的咽喉腫痛,干燥灼熱,聲音嘶啞。

  西瓜霜潤喉片:清音利咽,消腫止痛。用於防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喉痺,口舌生瘡;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口腔潰瘍,口腔炎,牙龈腫痛。

  京都念慈庵枇杷糖:清咽潤喉,能有效舒緩口干舌燥、咽喉不適,對初期的咳嗽亦有功效,清新口氣。

  冰喉30分鐘克刻糖:清涼芳香,口感適中,除口臭,有清熱化痰之功效。此外,也可消食除脹,降氣化痰,止咳平喘。

  在功效上,金嗓子喉片以及西瓜霜潤喉片主要針對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效果顯著。京都念慈庵枇杷糖以及冰喉30分鐘克刻糖對咽喉不適造成的咳嗽方面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而且冰喉30分鐘克刻糖采用的是經典止咳平喘組方,相對來說止咳平喘效果更好。同時,冰喉30分鐘除了能夠清喉利咽,還能夠消食除脹、降氣化痰,可謂是綜合了上述三種產品的功效,效果更好、更全面。

  三、產品劑型大比拼

  金嗓子喉片:黃棕色至棕褐色的半透明扁圓片;味道較沖,在服用的瞬間有較強烈的“通鼻通喉”感覺,能有效緩解喉部不適的症狀,但其持續效果較弱,且服用後略微口干。

  西瓜霜潤喉片:呈淡紅色片狀;入口後有點苦澀,但透著適中的清涼味道,片劑小,持續時間比較短,吃完後有些口干。

  京都念慈庵枇杷糖:黃棕色至棕褐色的半透明扁圓片;剛入口時感覺舌頭辣辣的,大約含化半顆糖後,只有甜味,並有一股類似杏仁的味道,最後只有舌頭辣辣的感覺了。

  冰喉30分鐘克刻糖:無糖型硬質糖果;清涼芳香,口感適中,入口清涼,微甜,一粒能持續30分鐘的潤喉效果。

  綜上所述,潤喉糖由於添加了薄荷、甘草等成分,普遍都有辛辣刺激的口感,並且前三種潤喉糖持續時間普遍較短,效果有限。而冰喉30分鐘克刻糖由於采用先進制藥技術,相對來說潤喉以及清涼效果保持時間較長,能夠讓咽喉感受持續的冰爽。

  通過與金嗓子喉片、西瓜霜潤喉片、京都念慈庵枇杷糖三種潤喉糖在成分、功效、劑型三方面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冰喉30分鐘以其經典的組方、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周到地考慮,憑借其先進的工藝,潤喉、止咳效果更好,適用人群更為廣泛,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夏季咽喉好幫手。

  此外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咽喉疼痛得特別厲害,伴有發燒和吞咽困難,並且持續時間比較長,就要到醫院就診了,千萬不可只靠潤喉糖緩解症狀,以免延誤病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預防扁桃體炎的方法都有哪些

腭扁桃體是一對扁卵圓形的組織,位於扁桃體窩內,它的表面有一些小的凹陷,稱為扁桃體隱窩。  既然扁桃體炎很容易導致

保護耳朵的飲食配方

耳鳴是指病人自覺耳內鳴響,如聞蟬聲,或如潮聲。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覺減退,甚至消失。   保護耳朵的飲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